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农林物联网的发展关键是百姓要会用
农林物联网的发展关键是百姓要会用
农林物联网也叫农业物联网,它既可以用于大田种植等项目中也可以用于农林有害生物预警等项目中,是目前发展最快,也最有潜力的一种农业信息化技术。农林物联网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可以给农业生产带来许多的帮助,比如在农业灌溉方面,采用农田土壤水分数据采集和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可以实现灌溉的智能化、可控化;在田间管理方面,把遥感、视频等先进技术应用于田间作物生长监测和农业管理系统,可实现作物生长动态监测和人工远程精准田间管理;在林业病虫害及自然灾害防治方面,也可以依托农林物联网的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数字化天气雷达、病虫害数据录入系统及病虫害数据管理测报专家系统,实现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监测与预防的智能化。
农林物联网的应用可以说是真正实现了轻点鼠标就能种地,不用出屋就可以看到作物的生长情况,也就是真实版的“开心农场”,这对于农民来说,当然是非常诱人的事情,但是农林物联网的发展关键还是百姓要会用,愿意用,不然技术再好,不去使用也很难发挥出这项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农林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件事情必须要去做。
第一就是系统的操作要尽量简单,由于一般的农民计算机水平还较低,如果农林物联网过于复杂,难免会发生百姓不会用,不好用的情况,因此农林物联网系统一定要好用,容易操作。其次,农林物联网系统的成本要降低,目前从农林物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情况来看,限制农林物联网技术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林物联网系统成本较高,很多地区的农民还不具备使用的条件,因此要想推广农林物联网技术种粮这项技术,还需要大幅度降低农林物联网系统的成本。不过目前我国农业结构正在向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也为农林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农林物联网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成为未来改写我国现代农业新格局的重要技术力量。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