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2000多亩农业特色产业实现“智慧化”管理

来源: 转载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6-12-16  阅读
  “就算人在国外,一样可以操作。”12月8日,渝北区玉峰山镇旱土村,重庆香浓硕生态农业公司技术人员韩吉峰打开手机,轻轻一点渝北农业物联网平台APP,200亩葡萄基地就开始自动进行肥水灌溉,“缺多少浇多少,一点不浪费。”
  据了解,渝北区已有2000多亩农业特色产业通过“智慧农业”决策系统,对作物长势、病虫害发生、土壤墒情和肥力等情况进行远程监控、监测和监管,初步实现全区农业特色产业智慧化建设全覆盖,进一步助推了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渝北区加大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全区农村场镇和193个行政村已实现光纤全覆盖,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的渗透融合,为发展智慧农业奠定基础。
  渝北区农委负责人介绍,该区规划两年内建成“1+8+18”的智慧农业框架体系,即建立一个集病情、灾情、墒情、成果展示和农业综合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物联网总平台,在大盛中药材基地、印盒歪嘴李基地、放牛坪梨子基地等8个重点农业产业基地建立智慧农业决策系统,重点打造18家农业物联网企业。
  目前,渝北区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建成以高清影像、传感器、手机、集成软件为载体,以特色经济作物长势、病虫害发生、土壤墒情、肥力为对象,以远程监控、监测和监管为手段的智慧农业综合服务云平台,顺利接入蓝莓、葡萄、石斛、食用菌、原种猪等8个农业产业基地和12家农业物联网企业,初步实现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能“听懂”并发送指令,让农业生产逐渐从“靠经验”到“靠科学”转变。
  此外,渝北区还初步建成农业物联网平台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智慧种植、智慧养殖、智慧渔船、智慧休闲农业、智慧流通、智慧决策、智慧监测灾情等七个子系统。
  渝北区农委相关负责人举例,如通过GPS定位系统,可以将全区渔业船舶停泊点、行动轨迹尽收眼底,为智慧执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建立全区休闲农业导引图,“一键”就可导航到渝北各大休闲农业基地;将动物屠宰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专家咨询决策等与总平台有机融合,实现智慧农业综合化发展。
  “便捷管理,节约成本,提高品质。”重庆阿尔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万兵称,农业物联网科技的推广应用带来良好效果。他透露,现在公司6座石斛连栋大棚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12万元、电能6万元,产量提高10%。来自提香农庄的统计显示,该基地150亩葡萄实现自动水肥一体化管理后,年节约肥料10吨、人工成本10万元,产量提高20%,增收20万元。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