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行业动态 >到2020年 全省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达20%以上
到2020年 全省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达20%以上
来源: 转载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7-01-03 阅读次
到2020年,全省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达20%以上,农产品网络零售销售额占农业生产总值比重达10%以上,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覆盖率达80%以上。这是记者从12月29日在蒲江召开的全省“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推进会上获悉的。
会议指出,互联网是培育农业农村新业态新动能的新引擎,是促进优质农产品市场营销的重要窗口。要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多元投入、协调发展”总体思路,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要从生产、经营、服务、基础和主体五方面入手,加快补齐生产信息化这一农业农村信息化首要任务的短板,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发展精准农业、智慧农业,推行“首席专家+创新团队+推广单位+示范户”模式,大胆探索租赁合作、政府购买服务、设备入股等应用机制;推进农业品牌向互联网品牌延伸,集中打造网上展示大厅,推动“名特优新”“三品一标”“一县一品”农产品网上营销,建立完善“县级电商产业园+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点”服务网络;深化农业统计监测等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信息系统,争取进入全国首批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试点,建设村级益农信息社,打通“信息最后一公里”;实现农村地区宽带光纤全覆盖,尽快落实农村地区网络降费政策,探索面向贫困户的资费优惠;加快建成县乡村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加快培育一批既懂互联网又懂农业经营的现代农民。
会议指出,互联网是培育农业农村新业态新动能的新引擎,是促进优质农产品市场营销的重要窗口。要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多元投入、协调发展”总体思路,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要从生产、经营、服务、基础和主体五方面入手,加快补齐生产信息化这一农业农村信息化首要任务的短板,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发展精准农业、智慧农业,推行“首席专家+创新团队+推广单位+示范户”模式,大胆探索租赁合作、政府购买服务、设备入股等应用机制;推进农业品牌向互联网品牌延伸,集中打造网上展示大厅,推动“名特优新”“三品一标”“一县一品”农产品网上营销,建立完善“县级电商产业园+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点”服务网络;深化农业统计监测等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信息系统,争取进入全国首批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试点,建设村级益农信息社,打通“信息最后一公里”;实现农村地区宽带光纤全覆盖,尽快落实农村地区网络降费政策,探索面向贫困户的资费优惠;加快建成县乡村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加快培育一批既懂互联网又懂农业经营的现代农民。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种子“硅谷”研发中心通州开建 1..
- 下一篇:全国蔬菜价格近期上涨明显

推荐仪器

最近更新仪器

相关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