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行业动态 >铜梁智慧气象物联网服务138个新型农业主体
铜梁智慧气象物联网服务138个新型农业主体
来源: 转载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7-01-23 阅读次
拿起手机就能了解土壤墒情,还可远程操控实施智能化喷灌、温控等操作——近日,记者在铜梁区南城街道黄桷门奇彩梦园看到了这样的一幕。这是该区“智慧气象”物联网系统服务的138个新型农业主体之一。
两年前,被确定为我市“标准化农业气象服务和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建设区县后,铜梁区气象局就紧跟现代农业发展,针对有机蔬果、观光农业及水产养殖等为主的特色设施农业,建设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气象”为农服务系统和手机客户端,为农户提供多样化、智能化的气象服务。
铜梁区气象局副局长刘晓冉介绍,该区的“智慧气象”为农服务系统涵盖了采集、传输、数据处理和预警系统,是一项物联网技术和现代气象科技的有机结合,可实现对空气温度湿度、土壤湿度和水产养殖的水质监测。它再与智能控制结合,能够帮助经营者实现及时的远程操控和应急响应。
“以往依靠经验判断作物生长情况和大棚内环境,现在通过气象物联网能直观地对棚温和湿度进行监测和控制。”奇彩梦园相关负责人赵经理介绍,以花卉大棚灌溉为例,通过手机“智慧气象”的APP及时监控棚内,再通过智能灌溉系统实施远程控制,育苗温室内幼苗存活率可提升20%,每年可增加创收15万元,还可节约人工成本25万元。
而对于土桥镇新陆公司的观赏鱼基地来说,以前需要肉眼观察水质、凭经验判断含氧量的技术活,现在几乎都交给了气象物联网系统。随着不久前一座气象数据机站落户基地,鱼塘里的水质信息实现了及时采样,并无线传输至气象局信息中心自动化分析,然后通过短信传给业主,以便其采取相应举措调整水质。
随着该系统的日臻完善,当地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加入其中。截至目前,铜梁已有138个新型农业主体成为“智慧气象”物联网的服务对象。为提供更精细的技术支撑,该区还建立了3个农田小气候观测站和5套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
两年前,被确定为我市“标准化农业气象服务和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建设区县后,铜梁区气象局就紧跟现代农业发展,针对有机蔬果、观光农业及水产养殖等为主的特色设施农业,建设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气象”为农服务系统和手机客户端,为农户提供多样化、智能化的气象服务。
铜梁区气象局副局长刘晓冉介绍,该区的“智慧气象”为农服务系统涵盖了采集、传输、数据处理和预警系统,是一项物联网技术和现代气象科技的有机结合,可实现对空气温度湿度、土壤湿度和水产养殖的水质监测。它再与智能控制结合,能够帮助经营者实现及时的远程操控和应急响应。
“以往依靠经验判断作物生长情况和大棚内环境,现在通过气象物联网能直观地对棚温和湿度进行监测和控制。”奇彩梦园相关负责人赵经理介绍,以花卉大棚灌溉为例,通过手机“智慧气象”的APP及时监控棚内,再通过智能灌溉系统实施远程控制,育苗温室内幼苗存活率可提升20%,每年可增加创收15万元,还可节约人工成本25万元。
而对于土桥镇新陆公司的观赏鱼基地来说,以前需要肉眼观察水质、凭经验判断含氧量的技术活,现在几乎都交给了气象物联网系统。随着不久前一座气象数据机站落户基地,鱼塘里的水质信息实现了及时采样,并无线传输至气象局信息中心自动化分析,然后通过短信传给业主,以便其采取相应举措调整水质。
随着该系统的日臻完善,当地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加入其中。截至目前,铜梁已有138个新型农业主体成为“智慧气象”物联网的服务对象。为提供更精细的技术支撑,该区还建立了3个农田小气候观测站和5套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推荐仪器

最近更新仪器

相关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