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浙江宁波“三品一标”发展现状

来源: 农村信息报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7-06-19  阅读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产出是“十三五”时期农业工作的重点。“三品一标”是绿色优质农产品的有形体现,是一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事关民生和现代农业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本文在调查了解宁波市“三品一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制约“三品一标”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进一步推进“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三品一标”发展现状
  近几年,通过各级机构和“三品一标”生产经营主体的共同努力,宁波市的“三品一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有效期内无公害农产品1024个、面积181.56万亩、产量104.94万吨;绿色食品153个、面积12.62万亩、产量14.50万吨;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1个、面积4万亩;农业部中绿华夏认证有机食品3个、面积958亩、产量245吨;种植业和林特业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9个、面积25.45万亩、产量18.2万吨。在主要食用农产品中,全市“三品”生产规模比率为57.73%;除渔业以外的认证农产品产量约占总产量的22.17%。
  纵观宁波市“三品一标”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各时期的发展并不平衡。以无公害农产品为例,全市从2002年开始产地认定工作到2005年,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数量大幅增加。直到2012年每年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均保持在120个左右。但自2013年起,全市每年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数量降至100个以下。从新认定产地规模看,自2008年起,全市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规模逐年缩减,之后虽两次调低认定规模标准,但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总规模仍然减少。
  造成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趋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品牌价值不能在市场上得到体现,影响了主体的认证积极性。如2016年,宁波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复查换证率仅为71.5%,有102个产地没有复查换证,其中因主观原因放弃换证的占了44.11%。二是符合认定要求的主体数量有限,影响了发展后劲。无公害产地认定需要一定的规模,环境检测指标符合要求,这样的后备主体数量正在逐年减少。三是客观条件的变化使部分主体退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行列。如产地改种其他作物,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主体的土地被征用、租赁到期等。
  总的来看,目前,制约“三品一标”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一是市场环境尚未形成。“三品一标”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要比普通农产品高出5%-20%,但多数情况下,优质优价难以体现,从市场端拉动生产的动力不足。二是农业规模化程度仍然偏小。虽然宁波市农村土地流转率和规模经营率分别达到67%和67.9%左右,但土地流转入户的户均经营面积仅为9亩左右,土地流转普遍存在时间短、规模小、分布散的现象,严重制约了“三品一标”的发展。三是农业科技支撑力度不足。目前,农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如果缺乏专业性的技术服务团队做依托,在新技术的应用上往往力不从心。特别是乡镇等基层农技服务部门,人员少、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技术业务不精,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效率。四是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由工商资本进入,另一种由传统农民转化而来。前者虽有很强的安全优质生产意识和行业管理经验,但大多缺乏农业生产技术,起步困难。后者虽会生产、懂技术,但一般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对新知识接受较慢,技术标准掌握和安全质量把控存在困难。五是管理机构队伍不稳定。“三品一标”工作涉及的知识面广、专业性强,近年来,随着人员轮岗、换岗等,不少地方出现人员断层、青黄不接等现象,导致部分“三品一标”证书因换证不及时而失效,认证后监管工作跟不上等问题,影响了“三品一标”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品一标”发展对策
  现阶段,发展“三品一标”,不仅是培育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抓手,更是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途径。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引导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市场。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价值,为“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增加原动力。从宁波市绿办的调查问卷看,目前农产品的采购主力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这部分消费者对农产品品牌不是很看重,对农产品的价格和新鲜度较敏感。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宣传,有针对性地普及“三品一标”农产品知识,培养消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理念和习惯。另一方面,应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市场准入机制建设,营造优胜劣汰的环境,提高“三品一标”农产品竞争力。
  (二)进一步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规模化经营是“三品一标”发展的基础。应通过完善土地流转程序,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强化土地流转服务,创新土地利益联结机制,制定土地流转后农民保障政策等措施,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延长土地流转期限,营造有利于“三品一标”农产品生根发芽的土壤。同时,应警惕粗放流转经营土地的现象,制定更多的倾斜政策,鼓励土地经营权流转到“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主体手中,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率。
  (三)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要完善“三品一标”发展科技支撑体系,通过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引进能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团队和人才,开展品种选育、土壤修复、栽培技术研究等。把农业科技项目向“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倾斜,调动农技人员积极性,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要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补足缺位农技人员,提高现有人员业务水平,给农民提供包括种子种苗、栽培技术、品牌建设和产品营销等方面的指导。
  (四)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到“两手抓”,一手抓新型经营主体,一手抓传统种植、养殖大户。对于新型经营主体,要根据情况,因材施教。重点是加强“三品一标”相关知识的培训,强化质量安全理念,提高种养业的技术水平。对有志于从事“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的传统种植、养殖大户,应从加大培训力度和健全管理制度两方面着手,采用农民易懂的语言,对其进行“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概念和相关标准的培训,并制定强有力的管理规定,改变其生产中的随意性,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五)保持“三品一标”工作机构和人员的稳定。“三品一标”的认证和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人员不稳定和不合理的调整,短期内就会对这项工作产生不可弥补的影响。因此,各级主管部门应对这一问题有充分的认识。要积极提供各种学习、培训机会,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注重新人培养,确保人员流动时工作不影响。在不得已出现人员变动时,应预先做好新老人员的衔接。考虑到“三品一标”工作出技术成果难、写论文难等问题,在职称评定时,应多从工作层面评价其工作业绩,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托普服务号微信二维码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2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客服: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5325881717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