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行业动态 >江苏:强化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
江苏:强化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
3万亩麦田,麦秆一般高、麦穗一样大,一眼望去平整得如一张纸……这是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沿湖农场“精确种田”的成果,农作物就像标准化产品一样整齐划一。
仔细一看,田间遍布着遥感设备,一个摄像头就是一个农情灾情远程监控点,摄像头360度不停旋转,可以将气温、苗情、墒情、虫情等9项数据实时传递回系统。农场控制系统内据此自动生成定量栽培方案,给出播肥和水分管理方案,从而实现粮食生产的标准化、自动化和无公害化。“从良种、化肥、耕种到灌溉、病虫害防治、收割,核心区的麦地全程可视可控,彻底摆脱了‘看天看地种庄稼’的传统种田模式。”农场负责人赵永介绍,精确种田比传统方式平均每亩增产近20%,让小麦平均亩产达650公斤、水稻达750公斤。
农业大省江苏,强化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67%,并力争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确保全省粮食总产稳定在700亿斤左右,种粮效益稳步提高。
种粮的基础是良种,江苏近年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为粮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品种支撑。大力示范推广徐稻9号等一大批优良食味新品种,2017年优质食味品种推广面积达700万亩,比2016年扩大127万亩。
江苏粮食种植的技术集成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集成推广了激光精整、智能化集中育秧、机械化播种、精准高效施肥、绿色化机械化植保等生产技术。其“最适”种植规模、“最少”药肥用量、“最省”人工投入、“最大”综合效益的绿色生产模式,有力解决了稻麦两熟茬口不顺、环节间衔接不畅、技术间协同不强等问题。
江苏还强化绿色理念为引领,在全省全面推行节肥节药节水技术,示范带动种植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2017年全省水稻机插秧推广面积超过1800万亩,小麦机条播面积1400多万亩,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3%。
农业部门对全省4.4万多个家庭农场、近9万家农民合作社进行技术靶向服务,运用新媒体将粮食生产政策信息、市场信息,天气、苗情信息以及生产技术意见,第一时间传递至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切实提高政策和市场引导力。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山东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 下一篇:吉林开展种植结构调整巩固提升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