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2018年我国小麦品质保持较高水平

来源: 农民日报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9-01-15  阅读

  记者从“2018年度小麦质量年会”上获悉,2018年度中国小麦品质保持较高水平,与2017年相比,小麦容重、稳定时间有所下降,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提高,而气象因子是影响年度间品质变化的重要因素。

  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胡学旭在年会上做了年度质量报告。据介绍,此次检测活动涉及小麦品质指标有20多项,从12个省(区)177个县(区、市、旗)征集样品536份,品种230个,各小麦主产省以中筋小麦品种为主,品种结构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状况,小麦样品大多来自种植大户。

  本次检测获得的强筋小麦平均数据为:容重788g/L,粗蛋白14.9%,湿面筋31.6%,稳定时间12.8min;中强筋小麦分别为796 g/L、14.4%、32.3%、8.57;中筋小麦分别为783 g/L、14.4%、33.4%、3.2 min。

  据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跟踪分析,近5年我国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强筋类小麦占21.2%,中强筋类小麦占19.7%,中筋类小麦占55.5%,弱筋类小麦占3.6%,相对于过去优质强筋弱筋小麦严重短缺的局面,我国小麦品质类型分布趋于合理。

  近20年来,我国逐步调整小麦育种思路,由过去的以高产多抗为主,向高产优质专用多抗转变,小麦质量有了较大提升,涌现出若干品质过硬的优质品种。河北、山东等小麦优势产区,培育出藁优2018、师栾02-1、济南17等优质品种,已成为国内大型面粉企业生产高档面包粉和各类专用粉的主要原料品种,加工出的面包在体积、质地、纹理结构等方面与进口优质麦表现相当。

  部分小麦产区省在优质麦发展上已先行一步。河南省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的思路,积极推进全省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目前,全省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己达840万亩,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10%左右。河北省大力推进优质小麦产销衔接,去年夏收前夕,3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还未收获就已提前订走。

  我国优质麦生产总体处于转型升级阶段,虽然生产中的优质麦品质不断提升,但仍存在“强筋不强、弱筋不弱”的问题。从内在因素看,我国强筋小麦品种中携带高分子量谷蛋白“5+10”亚基的品种比例较少,影响小麦的面筋强度,造成加工品质表现较差。从分类标准看,国内制定了品种审定分类标准、商品麦分类标准、用麦企业标准等3个不同类型的标准,标准口径不统一,甚至相互脱节,相当一部分审定通过的小麦品种难以达到用麦企业的要求。从政策设计看,尽管国家发布了规划引导小麦各产区因地制宜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但由于长期以来实行以表观品质(容重、水分、杂质等)为主导的收购政策,优质麦卖不出优质价,加之优质麦与普通麦混收混储,难以满足企业对高品质小麦的需求。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优质专用小麦发展不迅速,种植规模不大。

  会议认为,推动小麦产业提档升级,需要各有关部门、企业、种粮大户同力合作共同推动,深入开展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做大做强小麦产业联盟,加快优质专用小麦科技创新,完善优质专用小麦标准体系。

托普服务号微信二维码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