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行业动态 >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在青海省抗灾救灾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在青海省抗灾救灾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应对我国高温、洪涝、台风等严重自然灾害,国家建立了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根据农业农村部的安排,青海省每年都要承担部分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任务。
近年来,青海省局部地区农作物每年都要遭受不同程度,的低温、霜冻、冰雹、干旱及洪涝等自然灾害,为了积极应对极端天气造成的影响,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青海省及时上报灾情并报请农业农村部批准,动用国家救灾备荒种子用于灾区恢复生产。据统计,经农业农村部批准,2017 年至2019年,青海省连续三年动用国家救灾备荒种子70万公斤,解决了全省受灾地区1.43万公顷大田的用种问题,挽回经济损失1730万元。其中2017 年申请动用30万公斤,解决了灾区 0.4万公顷大田用种问题,挽回经济损失456.06万元。2018年,申请动用25 万公斤,解决了灾区 0.68万公顷大田用种问题,挽回经济损失 802万元。2019年、申请动用15万公斤,解决了灾区 0.35万公顷大田用种问题,挽回经济损失472 万元。动用调剂的国家救灾备荒种子,为青海省灾区恢复农业生产,减少灾害损失,保障灾区群众生活安定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农业农村部下达青海省2020年度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任务78万公斤,其中青稞28万公斤、杂交油菜20万公斤、常规油菜20万公斤、蚕豆10万公斤。为保质保量完成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任务,针对今年由农业农村部直接与承储企业签订《2020年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政府购买服务合同》的新变化,省种子管理站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工作,落实储备任务,要求承储企业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方案,指定专人负责,确保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得足、管得好、用得上”。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广元为水产养殖划红线
- 下一篇:四川将推出多个区域品牌助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