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抗旱技术

来源: 宁夏农业信息网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09-02-27  阅读

进入春季以来,我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持续出现高温干旱少雨天气,致使旱情日趋严重。为了应对旱情,西吉县提出加强秋覆膜田间管理和抗旱保苗播种技术,是当前一项十分有效的关键技术措施。我们摘要发布,各地要因地制宜地选用合适的抗旱播种方法,有效解决由于春旱造成的出苗难的问题。

  秋覆膜管理:切实抓好秋覆膜地防护管理措施,要经常沿垄沟逐行检查,一旦发现地膜被风吹起或者牲畜入地踩踏破损,采取科学有效的补救措施,及时用细土盖严防止大风揭膜;严重断垄的要采取接膜补覆,不要因地膜断垄造成土壤水分流失。

  顶凌播种: 在土壤开始解冻,消冻土层达6厘米左右时抢墒早播,将种子播到冻土层,充分利用底墒促使种子发芽。

  抢墒播种:当地表干土层厚2-3厘米、耕地土壤在播前遇雨时,为了避免失墒后难以下种,可将播期提早10-15天趁墒播种,但要注意随时播种随时压实地表土,以防跑墒,影响出苗。

  引墒播种:大田播种前3-4天打碎土块,用石磙镇压一次,在早晨地皮退潮后播种,随播随耱,防止跑墒,2-3天后再耱一次,使下层水分逐渐上移,以便发芽出苗。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块大、底墒差的地块。

  提墒播种:若地表干土层较浅(3-4厘米),可在播种的前天晚上或天黎明时趁露水未干、地面较湿润时,耙耱1-2遍,以保住“露水墒”,降低干土层厚度,随后便可用一般方法播种;当地表干土层达3-5厘米、但底墒沿好时,可在播种前采用耙耱或镇压的方法提墒,增加上层土壤的水分含量,以促进种子发芽和次生根的生长,提高幼苗的抗旱能力,确保全苗。

  借墒播种:当地表干土层超过5-6厘米、但底墒仍较好时,可用犁开一条较深的沟,将种子种在沟底的湿土层中,于灌盖一层湿土;也可先用犁开一沟,然后在沟中再重犁1次,将种子播在湿土内,浅盖土后轻压,并保留犁沟。借墒播种法可使种子能够吸收土壤下层的水分,出苗好。

  造墒播种:当地表干土层超过10-12厘米、且底墒不好时,为了不耽误农时,就必须采用造墒播种法。应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水源进行浇水穴播。穴播时,播种深应为10-12厘米,每穴浇水1.0-1.5公斤,待水下渗后播种,施有机肥并盖土(先盖湿土,后盖干土),以利水、肥集中,确保全苗。

  全膜双垄沟覆盖播种:在已整好的田块上,先按马铃薯、玉米种植行距开两条沟,使两沟中间和两边形成沟埂,再在沟埂上覆盖地膜,沟内播种马铃薯、玉米。双沟盖膜后,由于沟内地势低,可形成集水漏斗,将床面上的降水集聚到苗孔内,便于植株吸收利用,提高降水利用率。

作者:刘学琴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