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蛋白浓度测定及常用方法
蛋白浓度测定及常用方法
蛋白质溶液浓度测定方法有多种,下述几种方法可供选用。蛋白质浓度的测定,往往用于计算纯化方法的回收率的重要方法。
一、蛋白浓度的直接测定(UV法)
这种方法是在280nm波长,直接测试蛋白。选择Warburg 公式,光度计可以直接显示出样品的浓度,或者是选择相应的换算方法,将吸光值转换为样品浓度。蛋白质测定过程非常简单,先测试空白液,然后直接测试蛋白质。从而显得结果很不稳定。蛋白质直接定量方法,适合测试较纯净、成分相对单一的蛋白质。紫外直接定量法相对于比色法来说,速度快,操作简单;但是容易受到平行物质的干扰,如DNA的干扰;另外敏感度低,要求蛋白的浓度较高。
二、比色法蛋白浓度测定蛋白质通常是多种蛋白质的化合物,比色法测定的基础是蛋白质构成成分:氨基酸(如酪氨酸,丝氨酸)与外加的显色基团或者染料反应,产生有色物质。有色物质的浓度与蛋白质反应的氨基酸数目直接相关,从而反应蛋白质浓度。
一、双缩脲法双缩脲法是第一个用比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至今仍广泛采用。在需要快速,但不很准确的测定中,常用此法。双缩脲法的原理是Cu2+与蛋白质的肽键,以及酪氨酸残基络合,形成紫蓝色络合物,此物在54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双缩脲法常用于0.5g/L~10g/L含量的蛋白质溶液测定。干扰物有硫醇,以及具有肽性质缓冲液,如Tris、Good缓冲液等。可用沉淀法除去干扰物,即用等体积10%冷的三氯醋酸沉淀蛋白质,然后弃去上清液,再用已知体积的1m NaOH溶解沉淀的蛋白质进行定量测定。
三、BCA(Bicinchoninine acid assay)法
这是一种较新的、更敏感的蛋白测试法。要分析的蛋白在碱性溶液里与Cu2+反应产生Cu+,后者与BCA形成螯合物,形成紫色化合物,吸收峰在562nm波长。此化合物与蛋白浓度的线性关系极强,反应后形成的化合物非常稳定。相对于Lowry法,操作简单,敏感度高。但是与Lowry法相似的是容易受到蛋白质之间以及去污剂干扰。
四、Lowry法
此法是双缩脲法的进一步发展。他的第一步就是双缩脲反应,即Cu++与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形成络合物,然后这个络合物还原磷钼磷-磷钨酸试剂(福林-酚试剂),结果得到深蓝色物。此法比双缩脲法灵敏得多,适合于测定20mg/L~400mg/L含量的蛋白质溶液。其干扰物质与双缩脲法相同,要注意的是,加入福林试剂时要特别小心,试剂只在酸性pH环境中才稳定,上述提到的还原反应只有在pH10时才发生,因此,福林试剂加入到碱性的Cu2+-蛋白质溶液中时,必须立刻搅拌,以使磷钼酸-磷钨酸试剂在未被破坏之前能有效地被Cu2+-蛋白质络合物所还原。
试剂:1.试剂 A: 2% Na2CO3/0.1 N NaOH.(Na2CO310g, NaOH 2g 用蒸馏水稀释至500毫升)。
2.试剂B:Ba : 1% CuSO4˙5H2OBb : 2% 酒石酸钾钠(分别配制并存放于棕色瓶内,用时勿摇起沉淀。)
3.试剂C:将 Ba 0.1ml 与 Bb 0.1ml 混匀后,再加A 10ml 4.Folin – Ciocalten 试剂:用前与水1:1稀释。5.BSA:蛋白标准液 1mg/ml:10mg 结晶小牛血清蛋白加于5ml蒸馏水的10ml 容量瓶表面,待溶,勿剧摇起泡,用蒸馏水小心冲洗至刻度10ml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蛋白质测定方法及其比较
- 下一篇:凯氏定氮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