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我国智能仪器仪表研发工作亟待突破

来源: 仪众资讯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09-08-18  阅读

      “虽然仪器仪表制造商都在着手研制智能型电工仪器仪表,但是,国内企业必须实现生产线技术、测量芯片技术、材料质量等方面的突破。这样,国产产品才能与国外产品抗衡,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中国仪器仪表协会电工仪器仪表分会秘书长任殿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如此表示。

       此前,国内一些仪器仪表生产企业相继推出了具有自诊断功能的电工测试系统,并开始进入智能仪器仪表市场领域。

       但是,任殿义对国内电工仪器仪表生产现状仍心存担忧。他说,作为电工仪器仪表生产大国,虽然我国的仪器仪表产品出口量逐年增加,出口地区不断扩大。但从整体上看,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科研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低;在制造技术、材料质量、芯片核心技术、生产的集约化和集中度、安装尺寸标准等方面都有待改进。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我国大多数电工仪器仪表生产企业,只重视产品研发而忽略生产线技术开发,一些企业的投资也更倾斜于产品技术而不是生产线技术,导致硬件设备投资不足。这样,企业的自动化生产水平不高,造成产品的一致性难以保证。

       据林洋电子集团总工程师陆寒熙介绍,我国用于生产电工仪器仪表产品的原材料质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也比较明显。比如,感应式电能表的磁推轴承、阻尼磁钢等。这些原器件本身的质量,决定着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寿命,其绝缘性能、壳体的耐热性和阻燃性,是保证仪器仪表质量的关键因素。

       陆寒熙说:“此外,我国对电工仪器仪表的核心技术——测量芯片的自主开发能力不足,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这也是阻碍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如何提高国内智能电工仪器仪表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任殿义建议,国内仪器仪表制造厂家要加强技术投入与创新力度,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生产线技术,提高原材料生产质量,研制并生产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芯片,这是电工仪器仪表企业的当务之急。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