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面临进口大豆冲击未来国产大豆行情不乐观

来源: 中国粮油信息网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0-03-06  阅读

近年来中国对大豆进口量增长迅速,其中97%以上的进口大豆来源于美国、阿根廷和巴西,由于生长季节的差异,美国大豆和南美大豆对全年市场的供应交替进行。2010年的南美大豆产量有望达到创纪录水平,美国新豆播种面积预计也将维持在历史高水平,未来全球大豆供应将十分充裕。而国产大豆在自身生产成本、品质及国家对农产品价格的保护政策影响下仍缺乏竞争优势,2010年中国对进口大豆需求仍将继续保持高水平。在南美大豆和美豆的轮番围攻下,2010年国产大豆市场行情仍不容乐观。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内对大豆及豆制品需求呈稳步增加态势,国产大豆产量增长却十分缓慢,供需缺口急剧扩大,对进口大豆的依赖不断增强。而在2008年开始实施的国家托市收储政策也助长了国内对进口大豆的需求。2009年中国进口大豆量达到 4,255.2万吨水平,连续第五年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目前国家正致力于扩大内需,特别是通过提高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努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以推动经济均衡增长,因此未来国内大豆刚性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此外国家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的意愿明显,2010年继续对农产品价格实施政策保护的可能性较大,国产大豆价格将受到支撑,进口大豆存在竞争优势,且全球大豆供应预期大增,2010年中国对进口大豆需求仍将继续保持高水平。

从中国地区进口大豆分布情况看,进口的主要地区依然分布在山东、江苏和广东三省。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大豆进口规模增长较快,全年累计进口量增长了1.2倍。国家实施的收储托市政策使得东北产区近一半的大豆流入国库,同时抬高了国产大豆市场价格,而进口转基因大豆价格远低于国内大豆市场,产生的价差导致企业自主选择进口,让进口大豆乘机大量涌入,产区压榨企业大多亏损。与此相反的是沿海地区集中设厂增多,压榨能力快速扩张,企业规模庞大。且目前外资控制着国内大豆产业链,A、B、C、D四大跨国粮商垄断了中国 80%的进口大豆资源,中国失去在粮油市场上的话语权,进口大豆大行其道,国产大豆生存空间面临着进一步的挤压。黑龙江省农委种植业管理处农情调查情况显示,2010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呈减少趋势,预计下降到6,500万亩,减少560万亩。

此外,从大豆进口来源看,中国大豆的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其中来自巴西和阿根廷的南美大豆进口比重呈现增加的趋势。2009年中国对这三个国家的大豆进口量占到总进口量的 97.64%。因南美产区尤其是阿根廷产区遭遇严重干旱导致产量大幅减少出口下滑,进而提振了美国及巴西大豆的海外需求。2009年中国对美豆进口量达到 2,180.9万吨的高水平,占进口总量的51.3%;对巴西大豆的进口量也增至1,599.4万吨,占总进口量的37.6%;而对阿根廷大豆进口量下降至3,745吨,仅占总进口量的8.8%。

由于季节性的差异,美国大豆和南美大豆交替供应,中国对进口大豆的采购也呈现出季节性特征。每年9-10月份是美国大豆和中国大豆收获上市的时间,中国厂商开始从美国进口大量大豆,进口美豆及国产大豆共同为下半年的市场提供大豆供应。而到3、4、5月份南美大豆开始收获上市,中国进口需求逐渐转向南美市场,南美大豆为中国上半年市场提供供应,南美大豆进口量在6月份左右达到高峰。

对于2010年国内的进口大豆供应形势而言,目前南美大豆种植已经结束,部分地区已开始提前收割,由于雨水充沛,作物生长状况良好,各分析机构不断上调 2010年南美大豆产量预估水平,其中美国农业部2月预计巴西大豆产量将达6,600万吨,而阿根廷大豆产量料为5,300万吨。2010年南美大豆产量有望创历史纪录,其出口也将恢复。另外,全球充裕的供应前景也使得进口大豆成本偏低,尤其是远期南美大豆进口成本。根据大豆期货盘面价格计算,目前6月船期南美大豆到中国港口完税成本在3,400元/吨左右,远低于国储收购价格3,740元/吨,再加上其高出油率的优势,势必将获得中国厂家的青睐。因此 2010年中国对南美大豆的采购可能将高于往年。目前巴西大豆已开始提前收割,2月份出口量明显回升,中国厂商也将采购的重点转向了南美市场,随着收割的推进,未来几个月南美大豆进口量将保持高水平,将为国内大豆市场上半年提供充足的进口供应。而到9-10月份时美国大豆将收获上市,据美国农业部在年度农业展望论坛上公布的谷物和油籽前景报告中称,2010/11年度美豆播种面积预计为7,650万英亩,产量预估为32.6亿蒲式耳,仅次于2009/10年度的33.61亿蒲式耳创纪录产量水平,仍处于历史高位,这有望保证2010年下半年中国国内的进口供应。

2010年南美大豆产量有望创记录,其出口供应将得到恢复,且市场预计2010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仍将维持在历史高位,未来进口大豆供应将十分充裕。美国大豆和南美大豆交替供应,2010年国产大豆在两国大豆的轮番围攻下未来市场行情仍不容乐观。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