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东北将进一步加大粮食储备能力

来源: 网络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0-04-12  阅读
 
一直以来,东北三省就是中国的粮食主要生产区。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日益深入人心,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也逐日上升。从今年起,国家又出台政策,准备在粮食主产区实施与增产千亿斤粮食规划相配套的千亿斤仓储建设。其中,东北三省:吉林、辽宁和黑龙江是重点实施区域。推荐使用仪器:自动温湿度记录仪/温湿度记录器/温湿度仪温湿度巡检仪/温湿度显示仪风速计/风速测量仪
  “2009年是吉林省粮食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最大,改造成效最明显的一年,为确保储粮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吉林省2010年将利用国家政策再增加10亿公斤的仓容,进一步改善粮食仓储条件。”吉林省副省长王守臣说。
  位于中国东北部的吉林省,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省份,2009年全省加工销售粮食277.4亿公斤,为省外提供商品粮近150亿公斤,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为加大粮食储备能力建设,吉林省2009年总投资2.5亿元的78台烘干机项目全部竣工达产,形成烘干能力30.5亿公斤。投资2000多万元改造仓容12.5亿公斤。另外还推广了3万套农户科学储粮仓带动了安全储粮工程全面启动。
  “截至今年3月23日,吉林省累计入库新粮161.3亿公斤,预计农民手中还有64亿公斤左右余粮待售。”王守臣说,吉林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力争把农民愿意出售的粮食都收上来。
  吉林省粮食局局长祝业辉说,多年来吉林省粮食现代物流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成本高、效率低、损耗大的问题非常突出。
  “加强和改善仓储设施对于降低流通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祝业辉说。吉林省将积极与铁路部门合作,在粮食集并区域、中转点新建或改造粮食战略装车点,努力实现粮食散储、散运、散装、散卸的“四散化”现代运输方式,提高粮食流通的现代化水平。
  祝业辉说,吉林省将全力打造长春东北亚现代粮食物流中心暨东北亚现代粮食物流市场体系,使其成为汇集国家粮食资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并能集中体现主导区域性大宗粮食品种价格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国家级粮食交易中心,最终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承载平台。
  据介绍,吉林省还将加快中心城市成品粮批发市场建设,充分发挥中心城市成品粮市场的粮食集散中心功能和调节粮油供求、保障粮油消费的重要作用。
“今年吉林省还将建设10万套科学储粮仓,争取用5-10年的时间,全省380万农户全部实现科学储粮,仅此一项,就可增加玉米有效供给14亿公斤,相当于增加210万亩耕地的产量。”王守臣说。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