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科研仪器重在自主创新

来源: 分析测试百科网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0-04-20  阅读
“科学仪器依赖进口,科研空芯化还没有根本转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水平,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拖后腿的重要因素。”在日前召开的“2010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上,科技部条财司条件处处长孙增奇发言指出,“十二五”期间要把科研仪器的自主创新放在核心位置。 
  孙增奇认为,我国促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在产学研结合都是在较浅层次的合作,缺乏长期性、战略性的合作机制,研发脱离用户需求。 

  而且,我国科学仪器购置和自主研发投入比例严重失调。孙增奇说,近年来科学仪器行业重引进、轻自主开发的现象严重。我国每年购置进口科学仪器的金额达近千亿元,并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但科研仪器自主创新投入却严重不足。 

  “我国科学仪器行业的另一个问题是多跟踪模仿、少原始创新。而且由于我国科学仪器企业的研发能力较弱,大部分技术都是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来承担,成果转化率不高。”孙增奇说。 

  目前,我国科学仪器企业数量多、小而全,但核心竞争力弱。孙增奇指出,我国科学仪器生产厂家近千家,大部分产值都低于1000万元;分析仪器厂家达200多家,产值上亿元的却不多,并且自主研发能力弱,产品单一;我国一些企业还存在恶性竞争的情况。 

  今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孙增奇说,“十二五”期间要把科研仪器的自主创新放在创新的核心位置,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集中在几方面。 

  首先是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建设。要构建一批科学仪器产业技术联盟,整合科学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精密加工中心等资源,为企业及时提供技术、专利和文献服务,搭建技术服务平台。 

  第二是推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多元投入格局的形成。加大中央财政对科学仪器自主研发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增加投入,推动企业成为投入的主体;积极引导银行加大对科学仪器企业自主创新的信贷投入力度;推动建立仪器企业融资担保机制;鼓励风险投资企业对科学仪器企业的投资,大力支持科学仪器企业进入创业板、中小企业板等融资市场;通过科技担保,建立对自主创新科学仪器首台(套)的风险补偿机制;继续推进有利于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 

  第三是开展成果示范,推动国产科学仪器广泛应用。通过组织用户示范等方式,鼓励用户使用首台(套)国产科学仪器,推进科学仪器政府采购。 

  第四是加强基地建设,促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持续开展。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国家分析测试中心在科学仪器自主研发方面的基础作用;重点利用国家工程中心、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立一批科学仪器工程化基地;建立科学仪器核心、关键部件研发平台;提高科学仪器关键部件的制造水平。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