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行业动态 >罗锡文:现代农业发展遭遇人才瓶颈
罗锡文:现代农业发展遭遇人才瓶颈
来源: 网络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0-06-04 阅读次
近日在汉举行的第九届全国高校农业工程相关学科建设与教改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遭遇人才“瓶颈”,目前高校培养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农业发展需要。
据介绍,我国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但人才的短缺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拦路虎”之一。罗锡文称,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尤其是不能提供先进适用的技术与装备。他举例说,到2009年,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仅有16%;每年收获的粮食由于未及时得到干燥,损失10%以上;近年来全国油菜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关键问题在于油菜生产中人工成本太高,占60%以上。
他说,这都迫切需要有专门人才去研究、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需要高校推进教学改革,提升学科水平,培养新型人才。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廖庆喜建议,我国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农业效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据介绍,我国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但人才的短缺已成为阻碍其发展的“拦路虎”之一。罗锡文称,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尤其是不能提供先进适用的技术与装备。他举例说,到2009年,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仅有16%;每年收获的粮食由于未及时得到干燥,损失10%以上;近年来全国油菜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关键问题在于油菜生产中人工成本太高,占60%以上。
他说,这都迫切需要有专门人才去研究、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需要高校推进教学改革,提升学科水平,培养新型人才。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廖庆喜建议,我国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农业效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推荐仪器

最近更新仪器

相关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