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以及氮磷钾的影响

来源: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10-09-26  阅读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以及氮磷钾的影响
  在我国稻麦两熟地区,秸秆利用难度最大的是小麦秸秆,由于麦秸价格低,收获季节紧,同时作为水旱轮作的小麦秸秆还田给稻田整地、插秧等带来很多困难,所以为了省事很多时候就是直接用一把火把所有的秸秆给烧了,但是这个过程不仅资源的浪费同时有污染了环境。使用秸秆还田这种方法效益极为的好,通过使用土壤氮磷钾检测仪来进行检测秸秆还田之后的土壤中养分变化,得出以下结论。
  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小麦秸秆还田在培肥地力上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小麦秸秆富含纤维素、木质素等富碳物质,还田后有利于更新土壤腐殖质的形成,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并能使长期使用无机肥造成板结的土壤得到改良,达到培肥地力的作用。小麦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麦秸经水泡泥沤,分解成许多有机物质和矿物元素,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另外有机质在淹水缺氧的情况下,分解较缓慢,腐殖化程度较高,故肥效较长,损失少。
  对土壤氮素的影响。麦秆与氮肥混施,能提高水稻对麦秆氮的吸收率,减少氮肥损失,显示稳定而长效的供氮特点,有较高的增产效益。小麦秸秆还田初期,秸秆含有可溶性物质及其它易分解的物质,刺激微生物旺盛活动,导致土壤无机氮水平降低到很低程度,经过一段时间麦秆的分解,麦秆碳氮比值降低,土壤无机氮由净固定转向净释放,提高了土壤含氮量。
  对土壤磷素的影响。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的全磷、无机磷及有效磷的含量;各级微团聚体中的全磷及无机磷含量也明显提高,并促进有机磷的矿化。
  对土壤钾素的影响。麦秆含有较多的钾素,与氮、磷不同,钾在秸秆内以离子态存在,极易被淋洗出来。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均大幅度提高,尤其是速效钾,平均每年递增8%。在稻麦轮作中施用大量的秸秆,两季作物的总产量与施用等量的化肥钾相当,两季总吸收量与利用率相差不大;作物施用秸秆钾当季应加强氮素的配合施用,作物所带吸收的秸秆钾与化肥钾约有80%以上储存在秸秆中,只有10%左右通过籽粒带走,另有5%存在根茬。
  秸秆还田虽然比较麻烦,但是通过土壤测试仪来进行了解发现,秸秆还田对土壤中的各种素的增加的效果远远比施用化肥来的快速一些,所以在进行施肥的时候可以进行适当的结合一些有机与无机相结合来进行。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