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玉米顶腐病发病率高的大因素分析
玉米顶腐病发病率高的大因素分析
来源: http://www.top17.net/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13-11-29 阅读次
玉米顶腐病是我国的一种新病害,主要由土壤中的串珠镰刀菌引发。顶腐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危害损失重,潜在危险性较高,症状表现为单果穗小,籽粒不饱满。发病程度因制种田地块、栽培管理和品种的不同而异,平均发病率为10%~20%,严重地块发病率高达70%,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而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于土壤的温湿度以及播种期存在一定的关系,在种植的过程中使用温湿度记录仪来进行对土壤中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的监测,并进行适当的调控,玉米顶腐病的发生概率比较高是在什么环境下呢?
通过使用温湿度记录仪来进行控制土壤的温湿度来进行了解玉米顶腐病的发生概率,发现土壤环境的低温高湿有利于玉米顶腐病病的发生。在众多的实验中,发现当温度在25℃,而湿度在10%时,玉米的定富并发生的概率是最低的,所以在种植的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控制环境中的温湿度,避免顶腐病对玉米的产量造成影响。
播种时期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到该病变的出现,播种过早(4月2日),因土壤温度低而出苗迟,病菌侵染严重,发病率高,产量低;播种过晚(4月30日),虽发病率降低,玉米贪青晚熟,产量同样偏低。以4月16日播种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为13.3%,产量水平最高。因此,在生产实际中,为降低玉米顶腐病的发病率,提高产量,应提倡适期播种,以4月16日左右播种为宜。
其实早播种,也可以通过使用覆盖地膜的形式来进行提高土壤的温度,至于提高的量以及效果可以直接接住温湿度记录仪来进行监测,通过这种形式来进行降低顶腐病的出现。
通过使用温湿度记录仪来进行控制土壤的温湿度来进行了解玉米顶腐病的发生概率,发现土壤环境的低温高湿有利于玉米顶腐病病的发生。在众多的实验中,发现当温度在25℃,而湿度在10%时,玉米的定富并发生的概率是最低的,所以在种植的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控制环境中的温湿度,避免顶腐病对玉米的产量造成影响。
播种时期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到该病变的出现,播种过早(4月2日),因土壤温度低而出苗迟,病菌侵染严重,发病率高,产量低;播种过晚(4月30日),虽发病率降低,玉米贪青晚熟,产量同样偏低。以4月16日播种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为13.3%,产量水平最高。因此,在生产实际中,为降低玉米顶腐病的发病率,提高产量,应提倡适期播种,以4月16日左右播种为宜。
其实早播种,也可以通过使用覆盖地膜的形式来进行提高土壤的温度,至于提高的量以及效果可以直接接住温湿度记录仪来进行监测,通过这种形式来进行降低顶腐病的出现。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推荐仪器

最近更新仪器

相关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