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高纤维日粮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高纤维日粮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高纤维日粮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粗纤维中还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成分的一种混合物,而不是单一的纤维素。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对猪的生长影响较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测定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来判定饲料的品种。传统测定粗纤维的方法是对样品经稀酸、稀碱消煮后,剩余的成分即为粗纤维,这种方法一致沿用到现在,而纤维测定仪或者也叫做粗纤维测定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研发的。而以Vansoest的可溶性为基础定量测定纤维素的方法,即通过中性洗涤剂(主要成分通常是十二烷基硫酸钠)、酸性洗涤剂(主要成分是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对样品进行消煮,直接测定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洗木质素的含量,也渐渐被人们取代。因为研究发现,这种方法测定的粗纤维含量,与用纤维测定仪测出的粗纤维含量相比,吴显著性差异。因此,在具体的粗纤维测定中,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
向猪饲料中添加粗纤维可降低日粮消化能浓度。为了维持DE进食量,猪通常增加对这种饲料的采食量。然而,当日粮中粗纤维含量超过10%~15%时,由于容积过大或适口性降低使采食量下降。在低温环境下,母猪可通过增加采食量,使低能(高纤维)日粮能够维持猪的妊娠和泌乳需要,达到与喂高能日粮时相同的效果;但在高温条件下,由于受采食量的限制,低能(高纤维)日粮一般难以满足妊娠和泌乳需要。高纤维日粮可增加热应激,夏季母猪如果采食高纤维日粮,会导致体热增加,产生热应激。尤其是怀孕后期的母猪,常因热应激造成气喘、不安、厌食及发热等现象,导致无乳、缺乳及养猪者经常忽略的非炎症性乳房水肿。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高,会影响养分的吸收利用。
纤维饲料通过胃肠的速度会加快,导致养分的吸收利用率降低,饲料效率变差。若饲料中粗纤维含量高时,其中含有的植酸、草酸盐及矽酸盐等,会与矿物质形成不溶性的络合物等,从而影响钙、磷等的利用率。母猪本身对钙、磷的需求量高,若粗纤维量偏高,影响钙、磷的吸收利用,将导致母猪营养失调、泌乳不正常、离乳后母猪后肢脆弱等。粗纤维含量过高,饲料内的其他养分相对降低,而必须大量提高单原料的用量,亦不符合经济原则。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酸碱滴定法测定尿素中二氧化碳含量
- 下一篇:施氮水平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