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行业动态 >中国林科院研发检测新技术让人造板甲醛“无处藏身”
中国林科院研发检测新技术让人造板甲醛“无处藏身”
来源: 网络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1-01-18 阅读次
由中国林业科学院研究员周玉成等完成的“人造板及其制品环境指标的检测技术体系”项目1月14日获得201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这一发明创建了动态跟踪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解决了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等检测环境温、湿度的动态精确控制的世界性难题。
据周玉成介绍,人造板及其制品释放的甲醛是高致癌物,释放期长达3至15年。目前人造板及其制品制造中尚无原料替代甲醛,限定甲醛释放量成为各国科学家探索的焦点。
限定甲醛释放量,首先要对人造板及其制品进行鉴定与检测。长期以来,检测甲醛释放量面临构造高精度的检测环境和找到检测环境内各种复杂因素的函数关系等诸多挑战。
在突破“受扰动系统的解耦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项目组研发出1立方毫米释放量检测仪、VOC释放量检测仪、大型甲醛和VOC检测室及高精度人造板检测仪器校准仪等六大类11个品种的检测仪器。
“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和产品,与国外目前最先进的产品相比,检测环境温度、湿度精度分别高40%和60%;能耗降低50%;价格约为进口产品的七分之一。”周玉成说。
此项目推动了我国人造板及其制品行业的产业调整和技术升级,产品已在国家人造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多个省(市)的家具质检站、疾病控制中心等近百家单位使用,并用于检测建材、纺织品等有害挥发物及产品质量仲裁和出入境检验检疫。
以人造板为例,我国2002年至2005年出口的人造板经过了中外双方的双重检验。本技术的检测精度均高于外方,无一例甲醛超标引起合同纠纷。
此外,项目组发明了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与VOC挥发规律的分析技术,研究出不同形状表面或结构有害挥发物的释放规律,为制定国家强制性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一发明创建了动态跟踪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解决了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等检测环境温、湿度的动态精确控制的世界性难题。
据周玉成介绍,人造板及其制品释放的甲醛是高致癌物,释放期长达3至15年。目前人造板及其制品制造中尚无原料替代甲醛,限定甲醛释放量成为各国科学家探索的焦点。
限定甲醛释放量,首先要对人造板及其制品进行鉴定与检测。长期以来,检测甲醛释放量面临构造高精度的检测环境和找到检测环境内各种复杂因素的函数关系等诸多挑战。
在突破“受扰动系统的解耦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项目组研发出1立方毫米释放量检测仪、VOC释放量检测仪、大型甲醛和VOC检测室及高精度人造板检测仪器校准仪等六大类11个品种的检测仪器。
“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和产品,与国外目前最先进的产品相比,检测环境温度、湿度精度分别高40%和60%;能耗降低50%;价格约为进口产品的七分之一。”周玉成说。
此项目推动了我国人造板及其制品行业的产业调整和技术升级,产品已在国家人造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多个省(市)的家具质检站、疾病控制中心等近百家单位使用,并用于检测建材、纺织品等有害挥发物及产品质量仲裁和出入境检验检疫。
以人造板为例,我国2002年至2005年出口的人造板经过了中外双方的双重检验。本技术的检测精度均高于外方,无一例甲醛超标引起合同纠纷。
此外,项目组发明了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与VOC挥发规律的分析技术,研究出不同形状表面或结构有害挥发物的释放规律,为制定国家强制性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推荐仪器

最近更新仪器

相关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