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面提高小麦管理
来源: 网络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1-03-07 阅读次
2月26日至3月1日,山东各地普降雨雪,降水量5.7mm~31.4mm,平均18.4mm,旱情得到基本缓解。针对形势变化,农业部赴山东抗旱督导组迅速做出反应,督导组组长、全国农技中心主任夏敬源同志提出当前麦田春管的重点要从“抗旱保苗”转向“促弱转壮”,并在“五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旱地要在继续保苗上狠下功夫。尽管这次降水范围较大,但部分重旱区旱情还没有完全解除,要根据土壤墒情科学抗旱,凡降水量在20mm以下且没有浇越冬水的麦田,要适时浇水保苗,促进土壤表墒与底墒连接,能保一亩是一亩,实现平衡增产。此外,对于降水量较大的旱地,雨雪后要及时划锄保墒。
二是弱苗要在转化升级上下功夫。对于水浇地三类弱苗,要在返青期及早追肥,适当增加施肥量,每亩追施5~10公斤尿素;拔节期再根据苗情适量追肥,促弱转壮。对于旱地麦田要趁墒施肥,每亩施尿素和磷酸二铵各5公斤。
三是旺苗要在控制生长上下功夫。鉴于目前小麦旺苗有一定比例,随着土壤墒情变好,一、二类苗也存在旺长可能,要实施氮肥后移,在拔节期结合灌水适量追施氮肥;同时,要在起身期喷施生长调节剂,控制旺长,防止后期倒伏。
四是控害要在除草灭虫上下功夫。随着气温回升,麦田草害可能发生危害加重,要及早开展划锄或化学除草。拔节、灌浆期,要进行1~2次“一喷三防”,防止蚜虫等病虫害发生危害。
五是防灾要在减轻冻害上下功夫。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灌水,调节近地面小气候,减轻冻害影响。若发生冻害,要采取追施肥料、中耕保墒等措施及时补救,力争做到主茎损失分蘖补,大蘖损失小蘖补。
一是旱地要在继续保苗上狠下功夫。尽管这次降水范围较大,但部分重旱区旱情还没有完全解除,要根据土壤墒情科学抗旱,凡降水量在20mm以下且没有浇越冬水的麦田,要适时浇水保苗,促进土壤表墒与底墒连接,能保一亩是一亩,实现平衡增产。此外,对于降水量较大的旱地,雨雪后要及时划锄保墒。
二是弱苗要在转化升级上下功夫。对于水浇地三类弱苗,要在返青期及早追肥,适当增加施肥量,每亩追施5~10公斤尿素;拔节期再根据苗情适量追肥,促弱转壮。对于旱地麦田要趁墒施肥,每亩施尿素和磷酸二铵各5公斤。
三是旺苗要在控制生长上下功夫。鉴于目前小麦旺苗有一定比例,随着土壤墒情变好,一、二类苗也存在旺长可能,要实施氮肥后移,在拔节期结合灌水适量追施氮肥;同时,要在起身期喷施生长调节剂,控制旺长,防止后期倒伏。
四是控害要在除草灭虫上下功夫。随着气温回升,麦田草害可能发生危害加重,要及早开展划锄或化学除草。拔节、灌浆期,要进行1~2次“一喷三防”,防止蚜虫等病虫害发生危害。
五是防灾要在减轻冻害上下功夫。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灌水,调节近地面小气候,减轻冻害影响。若发生冻害,要采取追施肥料、中耕保墒等措施及时补救,力争做到主茎损失分蘖补,大蘖损失小蘖补。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推荐仪器

最近更新仪器

相关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