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行业动态 >农业大棚:物联网概念成现实
农业大棚:物联网概念成现实
自2009年以来,物联网成为了ICT行业会展必不可少的关键词,无论是在三大运营商的展台上还是在主要设备商的展台上,我们都能看到物联网的身影,过去物联网只是停留在方案层面,现在已经落地成为现实应用。
在中国电信的展台,其基于物联网的精准农业已经在黑龙江、江苏、浙江、湖南等省商用,目前这几个地方共建设了1500个农业大棚;中国电信的食品溯源系统在黑龙江有1.3万名奶农用户,这些系统对440个奶站进行监测。而在中国移动展台,中国移动已经采购了2000套部署在农业大棚的物联网终端,明年计划发展1万个农业大棚。
农业大棚能够得到如此规模的推广,主要是因为总成本的降低加上商业模式的创新,解决了农业大棚推广的关键性难题。
中国电信首先给农业大棚确定了适当的功能定位,即控制温湿度,实现自动灌溉、自动通风和自动施肥等,要实现这些功能,一个3亩左右的大棚只需要3000元就能布置一套物联网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中国电信一张UIM卡可以监控5个大棚,加上中国电信推出了很多流量包月套餐,农民在使用过程中无需花太多的费用。
除了总成本降低外,当地政府还承担60%的设备初装费,减轻了农民一次性购置负担,从而降低了业务的使用门槛。中国移动则干脆自己掏腰包推广该系统,据了解,中国移动在推广农业大棚时自己承担了设备费用,用户只需支付流量费以及软件服务费。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仪器行业需要跨越的5大鸿沟
- 下一篇:输欧茶叶面临严检 检测成本大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