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行业动态 >蜂蜜新国标实施,检测却不给力
蜂蜜新国标实施,检测却不给力
本月20日起,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蜂蜜新国标正式实施。该标准与2005年的老标准相比有了较大变化:增加了蜂蜜的定义,将原料要求改为蜜源要求,修改了感官要求和理化指标,增加了污染物限量、兽药残留限量、农药残留限量等。
新国标规定,蜂蜜是天然物质,经过化学工艺加工的,只能称为“蜂蜜制品”,不能称为“蜂蜜”。此外,新国际还明确提到,100克蜂蜜中至少应含有60克果糖和葡萄糖。桉树蜂蜜、柑橘蜂蜜、紫苜蓿蜂蜜、荔枝蜂蜜和野桂花蜂蜜的蔗糖含量要小于或等于10克/100克,其他蜂蜜则要求小于或等于5克/100克。
有专家称,这一条可以被解读为“针对市面上有些蜂蜜蔗糖含量过高的问题”而设置的。
一位业内人士解释说,真正的蜂蜜不应该是直甜的,应该有淡淡的花香味,后味还带一点酸。“限制含糖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打击掺糖量较高的假蜂蜜。”
但是近年来,一些不法商贩使用糖精、香精等添加剂制作人造蜂蜜。更有专业造假者,使用大米糖浆、玉米糖浆、甜菜糖浆等材料造假。此次发布的新国标中,对于如何检测大米糖浆却只字未提。
有人在网上发帖说,对常规用于蜂蜜出口的真实性检测项目如TLC、碳同位素、外来酶和SM-R,在最新公布的蜂蜜国标中竟然无一列入,只检测一项碳四植物糖,假蜂蜜基本上可以通过检测。这一说法是否可信?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蜂产品研究室主任许喜兰说,按照新国标,确实不好检测出蜂蜜中是否掺有大米糖浆,因为这需要非常前沿的技术,目前我国只有秦皇岛和南京这两个地方可以检验,这两个地方主要服务出口企业,不过,用碳同位素法来检测,相对来说也比较准确。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王竹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想用新国标来打击假蜂蜜的嚣张气焰还存在很多困难,因为作假、掺假、制假现在非常复杂,越来越多的手段你很难事先来规范它,检测到它。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