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农业部全面启动部署"十二五"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

来源: www.top17.net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1-11-09  阅读
  11月8日,农业部全面启动和部署“十二五”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按照学科群部署和建设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标志着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制约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条件能力建设、联合协作等难题有望破解。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启动仪式上说,基地、项目、人才和科技活动组织方式是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凝聚了最优秀的科技人员,聚集了最先进的实验设施,是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供给者,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按学科群部署和建设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就是把过去“一个一个建”的方式改变为“一群一群建”,以学科发展和产业需求为双导向,以支撑条件和平台构建为重点,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围绕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应急性和长期性技术问题,顶层设计重点实验室布局,统筹部署科技力量,通盘谋划人才团队、平台条件、基地设施等建设,着力加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张桃林指出,长期以来,农业科研领域存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分工不明、协作不力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重点实验室相互之间业务交流和联系不密切,与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不配套,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联系不紧密,未能形成科技创新合力,=-严重制约了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农业科技整体效率的发挥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本次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围绕主要农产品、共性技术和生态类型进行布局设计,形成了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专业性和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为骨干、科学观测实验站为延伸的一体化布局。30个学科群包括重点实验室228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269个,涵盖了农业领域的主要学科,其中以水稻、麦类、玉米、薯类、大豆、棉花、油料、园艺、热带作物、动物和淡水渔业等以品种创新为主的纵向学科群有11个,以基因组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动物疫病、兽用药物、海洋渔业、微生物资源利用、农业环境、植物营养、耕地保育、作物高效用水、可再生能源、动物营养、作物生理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装备、农业信息技术和设施农业等农业共性技术研发为主的横向学科群有19个,在同一学科群内,重点实验室有层次之分,不同层次实验室的职责和任务各有侧重,但又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在不同学科群间,重点实验室还可以根据研究方向关联度与其他学科群的重点实验室进行双向选择,形成跨学科群实验室,努力打造“布局合理、任务明确、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重点实验室体系。

    张桃林强调,按照学科群思路,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体系化,使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思路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得力。这既是此次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最大亮点,也是建设工作的精髓所在。首次在国家层面开展农业科技机构创新资源的统筹协调与优化整合,突破了传统的隶属关系,在不同的农业科教机构间架起了桥梁,使重点实验室逐步成为一个纵横交错的农业科技创新网络,形成上下贯通、大联合、大协作的农业科技创新新机制。通过重点实验室建设,把“四面八方”的科技力量捏在一起、拧成一股绳,逐步打造一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实现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学术交流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张桃林最后指出,农业重点实验室体系延伸到了所有农业产区,囊括了主要优势农产品,集聚了农业主要品种和主要区域的优势科技力量,将逐步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战场、重大突破性成果产出的主阵地、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安全的主力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部将以务实创新的精神扎实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通过建立由学科群组织设计和联合承担项目的机制,积极整合各种计划资源,引导各类投资向重点实验室聚集和倾斜,为实验室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旭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孙其信校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沈仁芳所长等科学家认为,将重点实验室体系化建设与运行,是建设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符合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和农业科技创新自身特点,对提升科技支撑引领产业发展能力、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整体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有关领导,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代表、实验室主管单位代表农业部相关司局主管领导共100余人出席了会议。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