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我国多元化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特点

来源: http://www.top17.net/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2-03-26  阅读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改革力度,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我国农业推广体系主要包括从国家到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是推广体系的主体,属于事业单位,按专业领域分为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业机械、经营管理5大系统。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提出明确的思路和目标,就是要构建“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培育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主体”。

我国目前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如下特点
1.推广主体多元化
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两个《意见》,重新整合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在加强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的基础上,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同时明确为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专门推广机构、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农民组织和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四个大的类别。
a.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一般是根据当地政府的工作重点,选择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技术,选择上追求先进、实用,不管技术出处。农业科研教育单位一般是以自主研发选定、推广范围的界定,主要体现政府行为。
b. 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其拥有庞大的科技创新队伍和大量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通过多种形式组织这支队伍深入农村参加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对当地的农业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有充分的条件、充足的能力和巨大的潜力。一是所推广的成果、技术一般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现行科技管理体制下易于立项而获得资金支持;二是科研设备先进,便于在推广过程中获得相关技术数据.增强说服力。农业科研、教育单位是农业科技的主要创新源头,教育单位较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者对农民和其他应用者具有较高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易于在推广过程中产生较强的“专家效应”。
c.农民组织,农民自发组织的协会,其最大优势是与农民、生产、市场连接密切,引进的推广技术针对性强,对接错位的几率低。
d.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优势一是技术提供者与应用者直接对接,推广效率较高:二是企业的产品需求与农民的技术需要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推广者与应用者都有积极性;三是推广资金有保证。

2. 推广形式多样化
①推广员主导式。即推广体系实行垂直管理,推广的主角是推广员。农户可以通过电话、信
函等方式直接向推广机构的领导。②农民参与式。其核心是转变农民在推广工作中的定位,推广过程是组织农民参与的过程。参与式模式之所以广为采纳,就在于它充分体现了推广工作的宗旨——引导农民共同解决问题,从而保证了推广工作的效果。③培训与访问结合式。其核心是专家培训推广员,推广员向农民推广技术。④项目带动式。一般指在国际援助等重大项目和国内重大项目的支持下,在特定项目区实行特殊的推广机制。多年来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O)在中国贫困地区实施的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就实行这种模式。国家和地方政府立足国际和国内农业发展趋势,瞄准现代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选定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投入,支持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开展推广工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相结合。
3.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以政府为主导
 我国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作非常重视。国务院于2006年8月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农业部于2006年11月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的意见》(农经发[2006]29号),相继提出了逐步构建“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培育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要求。

4.推广组织呈现多元化
推广组织与推广主体相对应,经过30年的改革与探索,我国农业推广组织现已形成多元化的雏形。目前影响最大的农业推广组织主要有5种类型,即行政型农业推广组织、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科研型农业推广组织、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和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行政型农业推广组织改革和完善基层农业推广组织体系,加强体系内的分工与协作,通过制度创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深化高校科技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推广运行机制与实施方式;科研型农业推广组织转变科研导向,优化部门与单位设置,创新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企业型农业推广组注重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并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强化农业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加强组织管理,完善组织制度,改进推广服务方式与手段。

5.农业技术推广的片面性
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按照计划经济体制要求建立起来的,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推广方式等均与当时的经济体制相适应。表现为推广主体单一、机制不灵活、经费保障不足、推广与科研教育衔接不紧密等。令人焦虑的是,目前在全国很多地方,农技推广体系已名存实亡,甚至销声匿迹。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2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客服: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5325881717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