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水稻胡麻斑病该如何防治
水稻胡麻斑病该如何防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大米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人们都喜欢食用优质稻米。而何为优质稻米?简言之,就是指具有良好的外观、蒸煮、食用以及营养较高的商品大米。优质稻米的碾米品质主要为:碾米品质指稻谷在砻谷出糙、运用精米机碾米出精等加工过程中所表现的特性,通常指的是稻米的出糙率、精米率及整精米率,而其中精米率是稻米品质中较重要的一个指标。精米率高,说明同样数量的稻谷能碾出较多的米,稻谷的经济价值高;整精米率的高低关系到大米的商品价值,碎米多商品价值就低。一般稻谷的精米率在70%左右,整精米率一般在25%-65%。
大米是从水稻的稻米经过碾压后得来的,水稻在生长期间的质量好坏也是决定大米质量的根本。在水稻在生长发育期间会存在许许多多的病害问题,其中以水稻胡麻斑病为例,来认识下这些病害对水稻造成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一、水稻胡麻斑病的病害症状
1.叶片:最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大成暗色至暗褐色椭圆形病斑,似芝麻粒状,病斑中部黄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外围油黄色晕环,两端钝圆形,但无沿叶脉蔓延的坏死线(稻瘟病有,据此可与胡麻斑病相区别),此为小斑病斑。 病斑大小、色泽常因环境或品种不同而有差异。环境适合则产生上述症状,在每片叶片上病斑很多时,常相互融会成不规则形大斑,使叶片提早枯死。 当稻株缺钾时病斑较大,略呈梭形,病斑上轮纹明显。此类病斑则称大斑形病斑。 某些品种产生近方形病斑,初呈灰绿色水渍状,后变黄褐色,每个叶片上只有几个病斑,即可引起叶片提早枯死,称为急性型病斑。
2.穗部:发生部位与稻瘟相同,主要发生于穗颈,穗颈和枝梗病部变成褐色、灰褐色,与稻瘟病极难区分,潮湿时病部产生的霉层比稻瘟病霉层较黑较厚。
3.谷粒:受害早的病斑或全粒为灰黑色,其中,稻米粒变成灰色且松脆或成为秕粒,潮湿时,籽粒表面可生大量黑色绒毛状的黑霉;受害晚的谷粒上病斑与叶片上极为相似,但较小而不明显,病斑多时可能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
二、水稻胡麻斑病害侵染循环
病原菌系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目、平脐蠕孢属的Bipolaris oryzae(Breda de Haan) Shcen(稻平脐蠕孢菌)真菌引起的。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稻草或病种子内越冬成为初次侵染来源。播种病种子,苗期可直接引起幼苗发病。在病稻草上越冬的病菌来年产生分生孢子,可借气流传播,引起水稻发病,以后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借气流进行再侵染。一般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后可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侵入后遇适宜环境条件,一昼夜即可显症,并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三、水稻胡麻斑病的发病条件
1.土壤质地 酸性土壤,沙质土壤和泥质土壤上栽培的水稻发病重,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土壤缺水干旱或土壤水分过多,均可加重发病。
2.土壤肥力 土壤贫瘠、缺肥时发病重,尤其土壤中缺钾,更易发病。
3.品种 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同一品种不同生育阶段表现明显阶段抗病性。
四、防治方法
1.改良土壤 避免沙质土、泥质土壤上栽培水稻,并进行土壤改良,沙质土多施有机肥。
2.消灭菌源 种子消毒,烧掉病稻草或深埋沤肥,可减轻发病。
3.稻田及时灌水 防止过分缺水而造成土壤干旱,但也要避免田中积水,减轻发病。
4.合理施肥 增施基肥、及时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尤其不能缺钾,一旦缺乏可引起赤枯病发生。
5.药剂防治:水稻孕穗期、齐穗期20%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亩,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亩,或50%扑海因(异菌脲)悬浮剂70~100毫升/亩,兑水10-15升喷雾。防治稻瘟病的药剂均能防治水稻胡麻斑病。遇到环境条件适宜病原菌生长繁殖的年份,病害发生较早,在水稻6叶期预防病害发生,其他防治时期同稻瘟病。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种子储存8忌
- 下一篇:雨量记录仪的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