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果树需不需要大水灌溉?
果树需不需要大水灌溉?
果树需水有一定的限度,过多过少都不好。我们知道,土壤是一个水、肥、气、热的综合体,好的土壤,土壤的各要素都有一个合适的比例,如果水过多,必然会影响其他三方面,水过多,土壤的透气性就会变差,果树根系就会觉得喘不过气来,严重时还会造成根系死亡;水过多时土壤温度难以提高,较低的温度不利于果树的生长,另外,一些移动性较强的养分也会随水流失或者下渗到深层土壤。所以说果树并不需要太多的水,一般来说,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田间持水量的45-60%就可以满足果树需求。对一些旺树,生产上有时候还需要适度控制水分,以利于果树成花。
在这一方面,我国著名的果树专家魏钦平教授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就是将一颗苹果树栽植在四个方形花盆的中间,也就是说将果树的根系分成四部分分别进行浇水,结果表明,每次只浇一个花盆的果树(即四分之一浇水),果树营养生长较小,容易成花,而每次四个花盆都浇水的果树(即四分子四浇水),生长量很大,枝叶茂盛,却难以成花。这个实验表明,果树进行适度的有控制的浇水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大水灌溉容易引起果树表层吸收根死亡
我们知道,果树根际30公分以上的表层土壤分布着大量的吸收根,什么是吸收根?就是毛细根上白色的、长度仅有几毫米的根才是吸收根,这最不起眼的小东西才是果树的命根子。这些根系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表层土壤的变温、干旱、洪涝等都会造成根系死亡。研究表明,大水灌溉后,由于表层土壤的通气性、温度、含水量等发生很大变化,处于表层土壤的吸收根往往大量死亡。而这些根系的死亡,会造成果树营养的暂时亏缺,直到新的吸收根长出来,所以,一些果树经过大水灌溉后,会出现叶片发黄或者落果等现象。
大水灌溉会破坏土壤团粒结构,造成土壤板结
大水灌溉对土壤侵蚀、压实的作用很强,大水灌溉使得土壤内的空气被挤出,土壤处于一个缺氧环境,一些根系和土壤微生物会因为缺氧死亡,土壤的团粒结构也被破坏,造成土壤板结。
大水灌溉会使地温升高缓慢,影响根系生长、推迟苹果成熟时间
特别是春季,由于水的比热很大,果园大水灌溉后,地温升高缓慢。温度低,会直接影响果树根系的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推迟果树的开花时间,进而推迟苹果成熟时间,尤其对中早熟苹果影响较大。
大水灌溉容易传播腐烂病等病害
腐烂病等许多病菌都是随水传播,果园大水灌溉后,腐烂病菌等多种病菌就会水流到每一棵果树的根茎部位,条件适宜就会侵染健康果树,造成腐烂病的流行。
大水灌溉容易引起果树旺长,难以成花
大水灌溉后,由于果树吸收的过多的水分,营养生长大大增强,大量冒条,新梢旺长。新梢的旺长,又会消耗过多是光合营养和矿质营养,分配到果实、根系、花芽的营养就会相对减少,果实难以长大、花芽难以形成、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新梢过度旺长,营养积累变差,枝条不充实,抗性降低,同时光照恶化,无效枝叶增多,光能利用率降低,各种病虫害容易流行。
大水灌溉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浪费
据调查,大水灌溉一亩地大概需要120多吨水,而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节省75%以上的水,对于我国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国家来说,提倡节水灌溉,反对大水灌溉显得尤为重要。对果农来说也可以节省大量的开支。另外,土壤中的一些矿质营养还会随着大水流失或者下渗的深层土壤中(果树无法利用),造成养分的极大浪费。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水灌溉完全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措施,所以,我们在实际生产当中,千万不要再进行大水灌溉。我们可以利用科学的仪器--土壤水分测量仪,预先了解果树生长的环境缺水与否,再采取合理的灌溉措施。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种子储藏库-理想的种子储存仪器
- 下一篇:土壤水分温度测定仪的基本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