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我国农技推广系统信息化建设成绩卓著

来源: http://www.top17.net/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6-06-04  阅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中农业信息技术与装备的应用比较晚,不过发展速度较快,上世纪90年代末,从重庆市农技推广总站第一个运用无纸化办公系统开始,全国农技推广系统步入了电脑信息化工作时代,目前以“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土壤墒情监测预警系统”和“植保病虫测报系统”等为代表的农技信息系统的建立运行,大大提高了农技推广服务效能,标志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手段正由传统的“两条腿一张嘴”向以信息和装备为支撑的新型现代化的推广方式转变。

    近日,“全国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与现代装备技术交流会”在京召开,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的召开表明我国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绩。

    全国农技信息业务平台初步形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省级栽培、植保、土肥、种子四大系统建立门户网站69个。86%的地市级农技部门、50%的县市级农技部门均拥有自己的门户网站。河北、辽宁、江苏、安徽、山东、广东、陕西等省不少乡镇综合站、村级组织、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也建立了门户网站。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创办的“中国农技推广网”,自2002年开办以来,在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经历了多次改扩和资源整合,目前已成为农业部系统知名的网站,每年点击量上千万次,是农技系统信息发布、交流和服务的重要渠道。河北省运用信息技术开辟了“双网双热线”、“三大模式五大网络”等新型推广服务方式和手段,加快了传统推广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北京市农技推广站每年制作多部专题片,并制成光盘,发放到农民手中,成为为京郊农业服务的热门资料。

    农技信息系统开发应用成效显著。近10年来,全国性的信息系统,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土壤墒情监测预警系统、全国种子信息网上直报系统等陆续开发完成并得到广泛应用,种子、植保、土肥、农情等数据信息的采集、上报、处理等基本实现了网络化。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病虫可视化预报成效显著;全国植物检疫计算机管理系统已覆盖全国2450个县级植物检疫机构,工作终端超过9600个。办公自动化方面,全国有15个省级、122个地市级和534个县级农技部门建立了单位内部办公自动化应用系统,提高了内部办事效率,节约了成本,降低了能耗。

    先进的智能装备和信息服务手段加速进入农技推广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农技部门拥有和推广使用的病虫害监测检测设备8000余套,精准施药设备3.6万台套,土肥测试设备9000余套,农业环境监测设备550多台套,自动化办公设备1.5万套。在智能装备方面,2006-2007年,农业部投资在北方地区建设了18个国家级墒情标准监测站和400个监测点,购置了自动墒情监测仪器设备,实现了对土壤水分、温度等进行自动采集、无线传输和可视化表达等功能,提高了墒情监测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北京、河北、甘肃等许多地区在温室大棚内安装“温室娃娃”、“大棚管家”等环境监测仪器,可在第一时间对温室大棚内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并通过语音、短信等形式实时提供给农民。

    在信息服务手段方面,河北、甘肃、广东等农技部门与当地移动通信公司合作,通过手机短信开展新技术推广工作。河北省组织120多家专业合作社开发电子商务平台,对农资和农产品实行网上交易。现代通讯和互联网的发展,使手机短信、语音热线、远程视频、微博在线、QQ互动平台、多媒体、电子商务等技术手段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农技推广领域。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