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使用容重器确定小麦等级的方法和问题探讨

来源: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13-08-10  阅读

        容重器是我国目前粮食检验工作常用的一种检测仪器,小麦、高粱等粮种,就是以容积重大小来确定其等级的。用各种类型的容器测定粮食的容器重,以衡量粮食品质的好坏,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由于容积重与粮食(特别是小麦)的食用品质和使用价值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在国际粮食贸易中,容积重也常常用做小麦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我国解放后的三十年来,在粮食检验工作中,用容积重做为确定小麦等级的重要指标,对于正确贯彻“裱质论价”政策起了很好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如:6月份收购的一级小麦,水份在12%以下、而在七、八月份出库时,容积重有时下降到二级,即容重不足790克/公升。有的小麦根据经验看,质量很好,但容重不高,仅符合二、三等标准。相反的情况也有,。特别是近些年来,小麦新品种很多,这些情况常常引起社员的争议。为了提高容重器确定小麦等级的认识,我们在1964年至1965年曾对小麦水份变化的几种情况,对小麦容重的影响进行过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探讨小麦其他方面与其自身容重大小的关系,在1975年再一次进行了试验,并根据这次试验结果,在1976~1977年的夏征工作中进行了复验。本文所述,是仅就1975年所选用的品质正常的各种小麦与容重关系的一些看法。现将之分述如下,并希望粮食检验战线的同志们给予指正。
一、有关容重器基本情况概述
      这次试验是由部分粮库组成的试验小组进行的。结合夏征工作,在各小麦主要产区,选集了有代表性的样品和有争议的样品共计131份。由于工作量较大,又在其中选择49份进行了重点试验。检测项目有:比重、容重、空隙度、千粒重、专宽比、硬质率、含皮量等共n项。其中,有的项目如比重、空隙度、含皮率等,缺乏成熟的检测方法,因此事先是经过几种方法反复对比试验后确定下来的。
二、构成小麦容积重大小的两项基本因素
      很据群众实践经验,造成小麦容重大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小麦饱满程度、水份、粒型、小麦粒表面是否光滑、小麦腹沟深浅、瘪粒多少等等。在小麦收购定等时,往往上述几个因素同时存在,单独用一个或几个具体因素解释小麦容重大小的原因是十分困难的,而且有的还无法加以证明。通过这次试验,进一步证明了,不管小麦容重大小的原因有多少,但归纳起来是两个因素。一是小麦自身长的是否足实(以比重代表之),二是小麦装入容重器后所形成的空隙度(即空气在容重器内所占的体积)。用这两个因素,对某份小麦容重大小的原因,都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解释,同时还可以计算出比重或空隙度影响某份小麦容重的具体克数,从而能够对小麦质量的好坏得到比较准确的鉴定。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小麦容重与比重、空隙度之间的关系,现将所试验的小麦样品,按等级汇总,其结果如下:

小麦容重器表1
       从上表可以清楚看出:容重、比重、空隙度三者的关系是很规律的。即比重大,(小麦长的足实)空隙度小则容积重就高,反之则低。容重的大小是由比重和空隙度构成的,可以通过下列计算得到进一步的证明:
1.上表所列:容重810克以上的5份小隶,平均容重是816克,而一等小麦平均容重是800克,两者比重一样,但容重差16克之多。其原因就是两者的空隙度差12毫升,也就是说,这12毫升的体积,在前者为小麦所占据,而后者(一等小麦)则为空气所占据,如将空隙度所影响的因素加上去(即:比重1.335乘以两者空隙度之差12毫升,等于16克)则两者容重完全相等。
2.例如上表一等小麦和五等小麦的平均容重相差79克,其原因一是:一等小麦长的比五等麦足实(即比重不同,每毫升体积的小麦重量一等比五等重0.052克)因此五等小麦容重应小29.22克(即:一等和五等小麦比重差,乘以五等小麦在容重器内实际体积即1000毫升减空隙度438毫)。另一个原因是五等小麦空隙度比一等小麦大38毫升,这38毫升是空气而不是小麦,所以容重应小48。75克(五等麦比一等麦空隙度之差38毫升,乘以五等小麦的比重1.283)两个因素一共使五等小麦容重低78克,比两者实际容重之差79克只少l克。这是由于测试比重,空隙库时,小数点以后的数字四舍五入,和操作上所允许的误差造成的。
        表一所列的各等级之间的容重差,和各份样品之间的容重差,用上述方法计算,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通过表一和上述的说明可以明显的看出以下几点:
1.比重和空隙度是构成小麦容重大小的两个因素。
2.容重法从总的方面说,是能够比较好地反映小麦品质和使用价值的。从容重高,硬质率也高,含皮率较低,反之容重低、硬质率也低,含皮率高的情况看,比较明显地说明了这一点。
3.空隙度对小麦容重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在具体到某些小麦来说,由于许多原因,造成了空隙度比较大,既使小麦长的比较足实,但容重不高,如果能够正确地解决空隙度的影响,将使小麦容重定等进一步合理。
三、影响小麦空隙度的原因:
      过去对影响小麦在容重器内的空隙度问题,认识不一,说法各异,究,对形成空隙度大小的原因,有了进一步了解(水份对容重的影响,表述如下:
1。粒型对空隙度的影响:
      一般习惯,对小麦粒型分成所谓“长粒”或“圆粒”,这次试验,和粒宽之比(即长宽比)代表长粒或圆粒,现列表说明如下:

小麦容重器表2
      从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出:随着粒型越长(即长宽比越大),空隙度明显地增大。而且长宽比在2.0以上时,空隙度增大的幅度也越大。由于粒型长短对空隙度的影响,从而造成容积重的变化,还可以通过下表进一步看出。下表所列数字,系将所有比重相同的样品测定结果,汇集一起,以便进一步说明粒型长短对空隙度及容重的影响。

小麦容重器表3

        在小麦容重大小的因素是比重和空隙度两项构成的基础上通过上表可以明显地看出,在比重相同的情况下,小麦粒型越长,空隙越大而容重也越小。同时通过具体样品的化验结果说明:空除度有时候对容重的影响是很大的,尽管其品质和使用价值都好,但由于空除度大,造成降等,有的甚至降二个等。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粒型长短,按总的情况说,粒型短(即圆粒)空隙度小,反之则大。但长宽比既使相同,而空隙度并不一样,这说明:在小麦品种一样的情况下,粒型长短是造成空晾度大小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一些次要原因在起作用,如腹沟深浅和小麦粒表面光滑程度等。通过粒型长短对容重造成的影响,进一步说明要想使容积重把小麦等级订的更准,必须正确解决空隙度对小麦容重大小的干扰。
2。麦粒大小对空隙度和容重大小的影响
     小麦籽粒大小,是根据农林、粮食部门的习惯,以千粒重代表之。前一阶段,有人认为:大粒小麦空隙度大所以影响容重而降低等级,甚至提出以千粒重定等的意见。但也有的不同意这种看法。因此在收购时往往发生纠纷。为了统一认识,对麦粒大小与容皿和空隙度的关系也进行了试验,其结果见下表:

小麦容重器表4

      通过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出以下两点:
(1)大粒小麦,千粒重既使达到46克左右,空隙度不是大而是小。这种现象说明,就目前有的小麦千粒重虽很大,但还没有大到足以使空隙度增加的程度。
(2)千粒重对反映小麦品质(硬质率)和使用价值(含皮率)都没有什么规律,因此以千粒重定等的论据不够充分。
四、小麦品质、使用价值与容重、比孟和粒型的关系
      根据群众习惯,这次试验,以硬质率代表食用品质,以含皮率代表小麦使用价值。并将两项化验结果与其他各项指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比较,现将分析比较所得的印象分述如下:
1.通过表一、二、三所列结果来看:小麦使用价值(含皮率)与小麦粒型(长短或圆粒)及麦粒大小没有明显的规律性,都差不多。但长粒麦和小粒麦空隙大,从而等级偏低。就小麦使用价值而言,在以容重定等时,必须设法适当排除空隙度的干扰,才能使小麦等级进一步合理。
2.通过表二、四所列结果看:小麦食用品质(按群众的习惯以硬质率代表)与麦粒大小(千粒重)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说大粒麦硬质率不一定高,反之小粒麦硬质率不一定低,然而小粒麦往往因空隙度大而造成等级偏低,所以小麦之间的等级之差,远远大于其品质之差。
3.通过表一可以明显地看到:容重、比重能比较好地反映小麦的使用价值和食用品质的,特别是比重,没有空隙度的干扰。例如比重在1.320以上的小麦,在49份试验的样品中,共计18份,平均含皮率为11.8%,这18份比重较大的小麦,其中含皮率在10%左右的共7份。(49份试验样品中,含皮率在10%左右的只有9份)。在硬质率方面,比重在1.320以上的18份小麦中,除1份外,其余17份的硬质率均在70%以上,总平均为82%。由此可见:“用容重定等而排除空隙度的干扰,使比重在定等中起更大的作用,将使小麦的容重定等更趋合理”。
五、讨论问题
      这次试脸的目的,主要是使小麦容重定等方法,能更好地体现小麦的“里”和“质”。从这个意义上讲,试验基本是成功的,总的规律是:小麦容重和比重能够比较好地体现小麦使用价值和食用品质的,但容重受空隙度干扰,往往使食用品质好和使用价值高的小麦等级降低,故排除空隙度的干扰,使小麦比重能在定等中起更大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体现以质论价政策。
       在过去几年里,如果麦收季节天气好,北京地区小麦容重超过810克/公升的并不少见,因此社队认为这类小麦比一等小麦容重大20克以上的,粮食部门应定为特等小麦,否则就是压级压价。通过这次试验证明:这类小麦容重所以超过810克/公升,是由于麦粒光滑,空隙度小,并不是这类小麦的食用品质和使用价值比一等小麦有什么差异,不另外给予提等是合理的。相反质量好的麦子,仅仅因为粒型等原因造成空隙度大而降等,如不予以解决就是不合理的。为此我们在统一执行小麦国家标准以前的二三年里,在夏征时对部分小麦采用了空隙度调正的办法以解决部分小麦定等不合理的现象。

相关仪器:精米机   测报灯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