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杀虫灯的果园害虫诱杀效果评测

来源: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14-01-14  阅读

      为了科学利用诱虫灯进行预测预报或诱杀茶树害虫,并为LED杀虫灯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测报灯的诱虫试验和不同灯种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虫情测报灯对茶树害虫具有良好的诱集作用,初步明确了白蚁、金龟甲、卷叶蛾类、茶银尺蠖、茶尺蠖、油桐尺蠖、茶斑蛾、茶鹿蛾、茶白纹螟、黑跗眼天牛、茶天牛、红翅天牛等害虫的灯下年消长规律,其中部分害虫的发生规律和世代数与文献记录存在差异。LED红光杀虫灯对昆虫没有诱集作用,蓝光杀虫灯诱虫能力强于紫光杀虫灯,其中,紫光杀虫灯诱集鳞翅目能力强于蓝光杀虫灯,诱集茶树鞘翅目害虫和天敌的能力也强于蓝光杀虫灯,而蓝光杀虫灯诱集半翅目、双翅目、同翅目和蜉蝣目昆虫的能力则比紫光杀虫灯强,频振灯除了诱集中性昆虫(蚊虫和蜉蝣)的能力比蓝光杀虫灯差外,对茶树害虫和天敌的诱集能力均大大优于紫光杀虫灯和蓝光杀虫灯,尤其对天敌有很强的杀伤力。而且,频振灯的诱虫谱比紫光杀虫灯和蓝光杀虫灯更宽。频振式诱虫灯适用于茶树害虫测报,或在成虫发生高峰期诱杀害虫,LED杀虫灯具有开发利用前景。
0 引言
     频振式杀虫灯是近年来研发的一种新型植保灯具,具有诱集昆虫种类和数量多、杀虫效率高等感官上的优点,其诱集的昆虫种类与普通黑光灯(或白炽灯)相同或略多,诱集各种昆虫的数量显著多于普通黑光灯(或白炽灯),应用于诱杀林地美国白蛾上30 W频振式杀虫灯的效率比1000 W 诱捕电击灭蛾灯和250 W昆虫诱捕器好,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与普通黑光灯或白炽灯监测害虫的消长曲线吻合,而且灯下成虫始期、盛期和峰期偏早,成虫峰多、峰值高,反映的消长变化更显著、准确,是一种较好的害虫动态监测工具。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被广泛用于农田害虫的防治,取得良好的效益,茶园应用结果也给予该灯正面的肯定,但该灯的选择性不强,对天敌和其它无益无害昆虫也具有较强的杀伤能力。目前,在茶树害虫灯下年消长规律的研究上,除茶细蛾有报道[15]外,还知之甚少。
LED 为第四代半导体照明材料,其光谱窄、光色纯,更利于利用特定光谱准确地锁定靶标害虫,避免滥杀,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调控功能。而且,该灯具有功耗低、寿命长等优点,在害虫的生态调控领域将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迄今未见有关LED诱集茶园昆虫的报道。
为科学地利用诱虫灯进行预测预报或诱杀茶树害虫,2007—2008 年笔者对频振式诱虫灯对茶园害虫的诱集作用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开展了频振式杀虫灯与LED 不同频率光源的杀虫灯诱集茶园昆虫的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灯具
     LED杀虫灯,分紫光、红光和蓝光3 种波段,有效波峰分别为385~390 nm、660 nm和450 nm,功率均为7 W,厦门京吉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生产;佳多频振式杀虫灯,PS-15Ⅱ/H(光控),有效波峰320~400 nm。功率均为30 W,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佳多牌虫情测报灯,JDA型,20 W黑光灯管,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虫情测报灯下茶树地下害虫成虫的日平均诱集量
1.2 试验方法
     灯具参照使用说明书要求安装。2007 年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平地区试茶园进行佳多虫情测报灯诱虫试验,2008 年在同一茶园进行不同光源杀虫灯比较试验。供试茶园茶丛高0.80 m,其中频振式杀虫灯、LED 紫光和蓝光杀虫灯以三角形排置,灯间距为38 m,高1.8 m,每晚光控同时开灯,次日检查统计各灯所诱集到的昆虫。
2 结果与分析
2.1 虫情测报灯对茶树害虫的诱虫谱

    2007 年3—12 月,整个试验期内实际开灯253 天,共诱集各类茶园害虫成虫15354 头,其中鳞翅目(茶尺蠖、茶克用尺蠖、油桐尺蠖、茶银尺蠖、茶斑蛾、茶鹿蛾、茶卷叶蛾、茶小卷叶蛾、茶细蛾、茶小蓑蛾、茶蓑蛾、茶豹蠹蛾、茶白毒蛾、双线盗毒蛾、斜纹夜蛾、黄剌蛾、褐剌蛾、青剌蛾、茶白纹螟、茶枝镰蛾等)共计3175 头;鞘翅目(金龟甲、茶天牛、黑跗眼天牛、红翅天牛、茶星天牛等)共计7988 头;直翅目(非洲蝼蛄、褐蟋蟀、大蟋蟀等)296 头;等翅目3875 头,同翅目(青蛾蜡蝉)20 头。此外,在灯下观察到灯管上大量茶假眼小绿叶蝉,但灯下虫袋中查到的假眼小绿叶蝉极少,这可能与测报灯的高压电网的密度有关。对闽东茶区的重要害虫茶丽纹象甲、黑剌粉虱、茶灰象甲等没有观察到趋光性。

虫情测报灯对茶树鳞翅目害虫的各旬日平均诱集量
2.2 茶园灯下主要害虫类群及其年消长规律
2.2.1 茶树地下害虫灯下消长规律虫情测报灯对茶树地下害虫诱集试验结果表明(图1),白蚁成虫初见于5月上旬,终见于7 月中旬,5 月上旬至6 月上旬为该虫发虫高峰期,旬平均每天诱集量达78~114 头。该虫具有群集性,出虫相对集中,数量较大,实际出虫日为13天,平均298 多头/天,最高时1000 多头/天。该虫年发生1 代,灯下观察多在闷热暴雨天气后出现;而金龟甲初见于4 月下旬,终见于8 月下旬,5 月上旬至6 月上旬为该虫发虫高峰期,旬平均诱集量达35~178 头天,最多诱集到400多头/天。
2.2.2 茶树鳞翅目害虫灯下消长规律由茶园尺蠖蛾科害虫的灯下诱集量变动情况(图2)可知,茶银尺蠖全年可见各虫态,除4 月上旬—5 月上旬和6 月中旬—7月中旬出现诱蛾高峰外,其它时间诱蛾量较平稳,没有世代界限。茶尺蠖成虫3 月下旬即可查见,终见于10月上旬,3 月下旬至5 月上旬、5 月下旬和6 月中旬至10月上旬均诱集到成虫,表明有世代重叠现象,年发生4代以上;油桐尺蠖全年在4 月下旬至5 月下旬、7 月上旬和8 月中下旬三个时间段诱集到成虫,时间相对较为集中,表明该虫在该茶区年发生3代。以上3种害虫的发生情况与茶园实际情况一致。
      茶斑蛾、茶鹿蛾和茶白纹螟的灯下诱集量年变化趋势(图3)表明,茶斑蛾在4 月中旬、5 月中下旬、8 月中旬和9 月下旬至10 月下旬诱集到成虫,该虫世代历期应在38 天以上[18],根据出蛾时间段和世代历期初步判断年可发生4 代,比以前记录的代数(即四月、七月、十月)多出1 代[19],是否与羽化进度不一或近年来的气候变化有关,有待确认。茶鹿蛾分别于4 月中旬、5 月上旬、6 月中旬、7 月下旬及9 月上旬至12 月中旬均诱到成虫,其中,10 月上旬至11 月上旬有一个高峰,根据灯下成虫出现的实际时间间隔初步判断该茶区的发生代数应该不少于3 代。茶白纹螟全年有两个明显的出蛾时间段,即4 月1 日至5 月7 日和7 月16 日至10 月21日,与此前的记录(即成虫盛期为四月、六月、八月和十月)[19]无法完全对应,有待进一步确认。

虫情测报灯对茶树鳞翅目害虫的各旬日平均诱集量
     双线盗毒蛾、茶白毒蛾和卷蛾类害虫的灯下诱集量年变化趋势(图4)表明,双线盗毒蛾于3 月29 日初见,12 月16 日终见,4 月上旬至5 月上旬、5 月下旬至6月中旬、7 月上旬至7 月下旬和9 月中旬至12 月上旬均可诱集到成虫,其中,9 月中旬至10 月下旬的诱集量最大,为出蛾高峰期,初步判断年发生应在4 代以上,或与存在不同的寄主有关。茶白毒蛾于5 月28 日初见,11 月16 日终见,即5 月下旬、6 月中旬、9 月中下旬、10月中旬至11 月中旬,初步判断该虫幼虫的发生代数为3~4 代,远少于7 代[19],可能与发生量较少影响诱虫量有关。闽东茶区发生的卷蛾类害虫优势种为茶卷叶蛾和茶小卷叶蛾,两者均年发生6 代,世代严重重叠,发生时间和习性相近,常混合发生。诱集量统计结果表明,该类害虫4 月上旬、5 月上中旬、7 月上旬各有一个小高峰,峰值渐高,至10 月下旬达到全年最高峰,此后下降,至12月中旬仍有较多虫口。
2.2.3 茶树蛀干性害虫灯下消长规律闽东茶区有黑跗眼天牛、茶天牛和红翅天牛等蛀干害虫,每年均发生1代。灯诱试验结果表明(图5),黑跗眼天牛成虫于3 月下旬至4 月中旬发,终见于4 月27 日;茶天牛始见于5 月9 日,终见于7 月7 日,6 月盛发;红翅天牛始见于4月4 日,终见于5 月8 日,4 月上旬至5 月上旬盛发。其中,黑跗眼天牛和茶天牛分别比该所记录[19]的时间提早和推迟约30天。
2.3 不同光源杀虫灯对茶园害虫的诱杀效果比较
2.3.1 LED红光、紫光和蓝光之间的比较2008 年3—6月间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间没有发现红光杀虫灯诱集到昆虫,可能红光对昆虫没有诱集作用。对紫光杀虫灯和蓝光杀虫灯23 天诱虫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表1),蓝光杀虫灯的总诱虫量为442 头,是紫光杀虫灯的1.6 倍;紫光杀虫灯诱集的鳞翅目昆虫总量、茶树蛾类害虫总量分别为192头、71 头,分别是蓝光杀虫灯2.5 倍、2.5 倍,其中,紫光杀虫灯诱集尺蠖科、卷蛾科、毒蛾科茶树害虫的数量分别是蓝光杀虫灯2.6 倍、2.4 倍、1.8 倍,说明紫光杀虫灯的诱蛾能力较强,比蓝光杀虫灯更适用于诱杀茶树鳞翅目害虫;紫光杀虫灯诱集的茶树鞘翅目害虫总量和茶园鞘翅目天敌总量分别为19 头和9 头,分别是蓝光杀虫灯1.3 倍和4.5 倍,说明蓝光杀虫灯诱集茶树鞘翅目害虫和天敌的能力较强,但紫光杀虫灯诱集鞘翅目昆虫的益害比为1:2.1,而蓝光杀虫灯为1:7.5。所以,相对于茶园诱集鞘翅目害虫,蓝光杀虫灯具有较好的综合效应,而紫光杀虫灯使用不当可能更容易杀伤鞘翅目天敌;蓝光杀虫灯诱集其它作物叶蝉科为优势种的同翅目害虫的数量138 头,是紫光杀虫灯的10.6 倍,说明蓝光杀虫灯更能有效控制叶蝉的为害;蓝光杀虫灯对茶园中性昆虫蚊虫、蜉蝣的诱集量为171 头,是紫光杀虫灯的6.6 倍,说明蓝光杀虫灯比紫光杀虫灯对中性昆虫有强大的杀伤力;此外,紫光杀虫灯诱集白蚁的能力较强,而蓝光杀虫灯诱杀臭虫的能力较强。由此可见,紫光杀虫灯诱蛾能力强,蓝光杀虫灯诱叶蝉类成虫能力强,蓝光杀虫灯能大量杀伤中性昆虫,而紫光杀虫灯对有益甲虫的潜在危害更大;紫光杀虫灯和蓝光杀虫灯的诱虫谱不同。

LED不同颜色光源对茶园昆虫的诱集效果
2.3.2 LED 与频振式之间的比较对紫光杀虫灯和蓝光杀虫灯15 天诱虫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表2),紫光杀虫灯和蓝光杀虫灯的诱虫量差异基本与23 天诱虫量的差异一致,只是样本数较少,差异幅度有变化。佳多频振式杀虫灯15天的诱虫量2424头,分别是紫光杀虫灯和蓝光杀虫灯的26.6倍和9.4倍;对鳞翅目昆虫的诱集量为1950 头,分别是紫光杀虫灯和蓝光杀虫灯29.6 倍和121.9 倍,其中对茶树蛾类害虫的诱集量分别是紫光杀虫灯和蓝光杀虫灯7.6 倍和43.8倍,对鞘翅目昆虫的诱集量为364 头,分别是紫光杀虫灯和蓝光杀虫灯40.4倍和21.4倍,其中,对茶树鞘翅目害虫的诱集量分别是紫光杀虫灯和蓝光杀虫灯34.3 倍和54.8 倍,对鞘翅目天敌的诱集量均是紫光杀虫灯和蓝光杀虫灯84 倍,频振灯、紫光杀虫灯和蓝光杀虫灯对茶树鞘翅目昆虫的益害比(茶树鞘翅目害虫:鞘翅目天敌)分别是1:5.7、1:8 和1:5,效益仅比蓝光杀虫灯略好;对同翅目昆虫的诱集量仅13 头,比紫光杀虫灯多,但仅是蓝光杀虫灯的10.71%,诱集效果不佳;对蚊虫和蜉蝣等中性昆虫的诱集量仅29 头,比紫光杀虫灯多,仅蓝光杀虫灯的22.66%,避免了大量杀伤中性昆虫,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佳多频振式杀虫灯、紫光杀虫灯和蓝光杀虫灯诱集茶树害虫和天敌的益害比分别为1:4.4、1:9.7 和1:1.4,诱集效益比蓝光杀虫灯好。此外,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试验期间还诱集到紫光杀虫灯和蓝光杀虫灯没有诱集到的蛾蜡蝉科、蟋蟀科、蜣螂科、龙虱科、半翅目昆虫,尤其是诱杀了半翅目、草蛉科、革翅目天敌,在使用中应引起注意。由此可见,频振灯对昆虫的杀伤力极大,其诱虫谱比紫光杀虫灯和蓝光杀虫灯更宽,但是否同紫光杀虫灯和蓝光杀虫灯与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光强度差异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紫光杀虫灯、蓝光杀虫灯和频振灯对茶园昆虫的诱集效果
3 讨论
(1)佳多虫情测报灯的光谱范围较宽,诱虫谱和诱虫量大,诱虫效率高,但测报灯下观察到大量茶园天敌或非目标昆虫。所以,应根据本地主要害虫发生情况科学制定开灯方案,避免长期开灯。
(2)部分茶树害虫在虫情测报灯灯下消长规律与文献记载的发生时期和世代数存在差异,可能需要多年的结果进行校正,有的害虫发生量相对较少,高峰期不明显,影响了准确度。同时,气候、农艺措施和品种结构等的变化也会影响害虫的发生,有待进一步研究。
(3)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已广泛在茶园使用,尤其是有机茶基地,但对非目标昆虫的诱集量较大,可能存在危害生物多样性的隐患,在山林地区应定向使用。
(4)LED式杀虫灯的光谱范围较窄,选择性较好,适用于诱杀茶树害虫。如能设计简易的可置换光源结合可调节间隙的杀虫电网可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其在茶区的使用。

相关产品:人工气候室   便携式农业环境监测仪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