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提高玉米单产为什么以增加种植密度为核心
提高玉米单产为什么以增加种植密度为核心
来源: 农民日报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07-07-11 阅读次
一是玉米亩产量的构成是亩株数×平均单株产量或者亩穗数×平均单穗重。在单株产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亩株数越多,产量越高。玉米是单秆作物,不像小麦、水稻那样可以分蘖,一般每棵玉米只结一个果穗。因此要提高产量一方面是提高和稳定单穗重,另一方面是增加株数。增加密度对产量的提高是最直接有效的。
二是玉米是高光效C4作物,增产潜力大。其光合效率高于小麦、水稻等C3作物。从干物质生产角度分析,产量主要由叶面积系数、光合效率和光合时间等决定。每亩株数越多,叶面积系数越高,干物质生产量和产量就越高。
三是在影响玉米产量构成要素中,密度是最易于由人为的栽培措施所影响、掌握和控制的。只要在播种和定苗等环节中合理操作,就能达到所要求的密度。
四是提高密度会增加玉米植株个体间对光照、养分、水分的竞争,在密度过大,光照、养分或水分不足的情况下,会导致秃尖、果穗变小甚至空秆,最大风险是过密容易造成倒伏。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耐密型品种、增施肥料、及时浇水等措施得到解决。因此要因地制宜,合理密植。
五是在玉米育种、栽培措施与产量提高的互动过程中,基本上是“提高品种的耐密抗倒性→密度提高→施肥量增加→产量提高”这样一个过程。玉米科研和生产发展过程的主线,即是密度增加,带动施肥量的增加,促进产量的提高这样一个过程。种植密度的不断提高和施肥水平的增加是玉米增产的主要途径。
二是玉米是高光效C4作物,增产潜力大。其光合效率高于小麦、水稻等C3作物。从干物质生产角度分析,产量主要由叶面积系数、光合效率和光合时间等决定。每亩株数越多,叶面积系数越高,干物质生产量和产量就越高。
三是在影响玉米产量构成要素中,密度是最易于由人为的栽培措施所影响、掌握和控制的。只要在播种和定苗等环节中合理操作,就能达到所要求的密度。
四是提高密度会增加玉米植株个体间对光照、养分、水分的竞争,在密度过大,光照、养分或水分不足的情况下,会导致秃尖、果穗变小甚至空秆,最大风险是过密容易造成倒伏。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耐密型品种、增施肥料、及时浇水等措施得到解决。因此要因地制宜,合理密植。
五是在玉米育种、栽培措施与产量提高的互动过程中,基本上是“提高品种的耐密抗倒性→密度提高→施肥量增加→产量提高”这样一个过程。玉米科研和生产发展过程的主线,即是密度增加,带动施肥量的增加,促进产量的提高这样一个过程。种植密度的不断提高和施肥水平的增加是玉米增产的主要途径。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推荐仪器

最近更新仪器

相关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