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土壤在植物生产及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
土壤在植物生产及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
1.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
土壤是植物生产的基地。日光(光能)、热量(热能)、空气(氧及二氧化碳)、水分和养分是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五个基本要素,其中养分和水分是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获取的。植物能立足于自然界,能经受风雨的袭击而不倒伏,则是由于其根系伸展在土壤中,获得土壤的机械支撑。科学家使用土壤养分速测仪等农业仪器进行土壤样本研究检测得出的数据说明在自然界,植物的生长繁育必须以土壤为基地。朗的土壤能够使植物获得充分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具有适宜的温度和通气条件,适宜根系充分伸展,机械文撑牢固。归纳起来,土壤在植物生长繁育中具有下列作用:
(1)营养库的作用 除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空气外,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及中量、微量营养元素和水分则主要来自土壤。虽然海洋的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2/3,但陆地土壤和生物系统贮备的氯磷总量要比水生生物和水体中的贮量高得多,土壤是陆地生物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
(2)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 养分元素的转化既包括无机物的有机化,也包含有机物的矿质化,既有营养元素的释放和散失,也有元素的结合、固定和归还。通过土壤养分元家的复杂转化过程,在地球表层系统中实现看营养元素与生物之间的循环和周转,保持了生物生命周期的生息与繁衍。
(3)雨水涵养作用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多种结构的介质,具行很强的吸水和持水能力。根据土壤水分测定仪的数据可以发现土壤的雨水涵养功能与土壤的总孔隙度、有机质含量等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覆盖度密切相关。植物枝叶对雨水的截留和对地表径流的阻滞,以及根系穿插和腐殖质层形成对渗透的影响,都能大大地增强土壤的雨水涵养能力。
(4)支撑作用 植物在土壤中生长,根系在土壤中伸展和穿插,获得土壤的营养和机械文撑,使植物的地上部分稳定地站立于大自然之中。在土壤中还拥有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生物群,它们的生存都依赖于土壤。
(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土壤是地球表面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过程的反应界面,是物质与能量交换、迁移等过程最复杂、最频繁的地带,这使得土壤具有抗外界温度、湿度、酸碱性、氧化还原性变化的缓冲能力,对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能通过土壤生物进行代谢、降解、转化、清除或降低其毒性,起到“过滤器”和“净化器”的作用,能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长繁衍环境。
2.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系统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生存环境的集合体总称。任何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所组成的统一体,都形成一定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大小不一,多种多样。陆地生态系统是包罗整个地球陆地表层的“大系统”。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不断地由外界环境向土壤输入,通过在土体内的迁移,必然会引起土壤成分、结构、性质和功能的改变,从而推动土壤的发展与演变。物质与能量流从土壤向环境的输出,也必然会导致环境成分、结构和性质的改变,从而推动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绿色植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有机物生产者,而草食或肉食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主要消费者,它们以现有的有机物为原料,经机械破碎与生物转化,除少部分耗损外,大部分物质和能量仍以有机态存在于土壤、动物及其残体与排泄物中。土壤生态系统的有机物分解者,主要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和低等动物。微生物有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低等动物有鞭毛虫、纤毛虫等,它们以绿色植物和动物残留的有机体及排泄物为原料,从中吸取养分利能量,并将它们分解为太机化合物供植物再度利用,或合成土壤中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的土壤腐殖质。
土壤少态系统是一个以能量流为主线的开放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另外,土壤生态系统既是自然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智慧与劳动可以支配的人工生态系统,或复合生态系统。
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与土壤的功能是 致的。人们想从土壤中索取生物产品,就应该对土壤归还或补充从其中取走的部分,否则就是剥削土壤,最后必将受到惩罚。
了解更多关于测土仪等土壤检测仪器的技术参数和价格报价等信息。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土填肥料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 下一篇:全自动定氮仪测量土壤碱解氮含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