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使用人工气候箱对小麦进行加代试验

来源: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13-09-27  阅读

  我们试用了“RTOP-260B生物人工气候试验箱”进行冬小麦加代试验。结果表明,应用人工气候箱进行加代,是加速冬小麦遗传与育种研究进程,实现一年多代的一项有效途径。现将试用结果简结于下。
  一、人工气候箱型号及试验材料
  试验用人工气候箱为浙江托普仪器生产的“RTOP-260B生物人工气候试验箱”主要技术参数:温度-10℃;最大光照≥50000LX;相对湿度60-80%;风速0.1-1.0m/S。
  供试材料:小麦杂交组合79104的FZ代和兰幅F:代材料,均为冬性。因试验开始较晚,种子春化处理时间不足,(只处理了13天,温度3一5℃)。材料分别播种于35个盆子中,7月26日放入人工气候箱。
  二、加代期间温、光、湿、风等条件的调控
  在加代过程中,除初期由于种子春化处理时间不够调温较低和末期高温促熟调温较高外,完全按照小麦各个发育阶段需要的最适条件适时调节控制,充分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要求。(表1)

表1加代期间温、光、湿、风条件的调控
  表1加代期间温、光、湿、风条件的调控
  温度由低梯度向高梯度的提升是逐步过渡的,即隔5~6天提高1~2℃,使作物逐渐适应。
  土壤湿度是用人工灌溉,每次每盆浇水700毫升左右,浇水次数视土壤水分状况而定,前期数天一次,中期隔天一次,后期每天一次。
  根据苗情,分别在苗期和成株期追浇肥水两次。
  当九月底外界气温下降到15℃时,为了节约水电,从9月30日开始关闭了气候箱的两组冷冻机,只开风机和全部灯组,靠风机或另加一个电风扇调节箱内温度,根据温度变化有时把箱门全部打开、半开或关闭。同时升高灯架,摘灯距苗65厘米左右,使箱内温度保持在20℃以上。
  为了促进加代材料的发育,当植株进入抽穗开花阶段,即从10月l日开始昼夜加光(白天全光照,夜开日光灯),从10月21日改为昼夜全光照,用风机和半开箱门控制箱内气温到31℃左右。
  在人工气候箱的使用面积内,中间的光照较强,两侧的光照较弱,为保证加代材料均衡发育,箱内盆子需定期对调,避免由于光、温、风的不均匀造成误差。
  三、试验结果
  1.加代小麦生育期观察
  用人工气候箱进行小麦加代,小麦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外界条件完全可以人为控制,故加代小麦生长健壮,发育正常(表2)。

表2加代小麦生育期观察
  表2加代小麦生育期观察
  从表2中可以看出加代小麦整个生育进程较快,但前期同后期相比较,小麦拔节前生长发育较慢,株间差异大;拔节以后发育较快。其原因是种子处理不足所致,如果种子处理的好,整个生育期还可缩短。
  2.加代小麦的性状表现
  为了赶上冬小麦田间播种,加代材料分两期收获,10月27日收第一批,n月6日全收。有些生长发育快的材料收获时已接近正常成熟,另一些材料收获偏早,种子成熟不好。现将部分小麦加代试验资料与同样材料在大田生长情况列入表3,以资比较。

表3小麦加代试验结果与同样材料在大田生长情况的对比
  表3小麦加代试验结果与同样材料在大田生长情况的对比
  从考种结果看,小麦加代单株成穗数、穗长、每穗小穗数都较接近大田情况,小花数差些,说明加代小麦主要性状发育良好。
  但加代小麦结实率为45~85%、千粒重24~28克,两者均低于正常情况。结实率低可能是箱内后期控制气温偏高(31℃)致使花期短,花粉量少,受粉不良造成的。千粒重低是收获略早所致。
  加代小麦性状变化较大的是植株高度,平均较田间下降47%。
  据小麦加代成株期定株定穗观察结果,连续光照对促进小麦抽穗~成熟的发育具有显着的效果(表4)。

表4连续光照对加速小麦抽穗、成熟发育的效果
  表4连续光照对加速小麦抽穗、成熟发育的效果
  表中12个单穗发育观察,平均始穗~始花4.4天;始花一终花3天;终花~种子满仁4.6天。籽粒灌浆平均日积累干物质达1.3克。这些数据表明在连续光照条件下抽穗以后的发育较田间显着加快。
  整个加代期没有发生病害,仅后期出现轻度蚜虫为害和轻度青干现象。
  收获后的种子,进行了变温处理,随即播种于大田,全部正常出苗。
  四、讨论
  1.试用“RTOP-260B生物人工气候试验箱”的结果是,光、温、风系统性能良好,调控灵敏可靠,操作简便。通过温度、光照、风速、湿度调节自控可以给小麦生长发育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应用人工气候箱进行冬小麦加代是有成效的,它较之异地加代的优点是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
  2.应用人工气候箱进行冬小麦加代试验的初步结果是增加一个世代大约需要90天左右的时间。如果采用日本介绍的种子催芽法和幼苗春化处理方法,估计冬小麦每增加一代只需要80天。其具体做法是,未成熟种子催芽法—采收在25~30℃温度条件下开花受粉后灌浆15~20天的小麦种子,进行烘干(45℃,2个小时),然后在11℃温度下,用1%的双氧水液在培养皿中处理种子30小时,三天发芽可达90%,四天后100%发芽;幼苗春化处理法—从幼苗一片叶子展开后开始在植物萤光灯泡(40WNEC)低温(8℃恒温)连续进行光照,春性品种只用7天,半冬性的品种需用3一4周,冬性品种需用5一7周即可通过春化。如结合以上处理可实现冬小麦就地培育一年3一4代,大大加快冬小麦试验研究进程。
  3.人工气候箱使用面积较小,代价较高。故只能做一些比较精密的试验或种植少量珍贵的育种材料。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