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湖北荆门补种晚粳稻安全齐穗的栽培技术建议

来源: 湖北省农业厅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07-07-18  阅读
俗话说:“寒露不低头,割去喂老牛”。水稻为喜温作物,幼穗分化到成熟对温度等外部环境较为敏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孕穗中后期),日均温低于17℃花粉就不能正常发育,低于15℃颖花大量退化,不实粒增加和抽穗延迟;粳稻抽穗开花期遇连续3天平均气温低于20℃易形成空壳和瘪谷,栽培上把这两个温度指标确定为安全齐穗的临界指标,另外,灌浆期温度在15℃以下物质运转相当缓慢,空瘪粒增多。为使补种晚粳稻避免或减轻低温冷害,必须跟踪天气状况、掌握品种特性、采取配套栽培措施:
1、荆门市近三年九、十月气温状况:2004年9月平均气温23.1℃,下旬有2天日均温低于20.0℃,10月平均气温17.3℃,下旬有2天日均温低于15.0℃;2005年9月平均气温22.9℃,下旬连续7天日均温低于20.0℃,10月平均气温17.2℃,下旬有3天日均温低于15.0℃;2006年9月平均气温22.1℃,上旬有1天日均温低于17.0℃,下旬出现连续3天日均温低于20.0℃天气,10月平均气温17.3℃,下旬有2天日均温低于15.0℃。可见,近三年九、十月份均出现了不利于晚稻孕穗、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的低温天气。尽管屈家岭区域日均温高于全市平均值0.4℃左右,且在抗灾补救措施中强调要在6月28日前播种,采取直播栽培还能提早3-5天生育期,但按“鄂粳杂3号”的生育特性推算,补种田约在8月22日左右进入幼穗分化,约在9月21日左右始穗,9月底齐穗,受低温冷害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欲提高补种田“鄂粳杂3号”结实率,采取措施提早抽穗扬花十分关键。
2、鄂粳杂3号的主要特征特性: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叶色深,剑叶较宽较挺。穗型半直立,穗轴较硬,谷粒椭圆形,有短顶芒,脱粒性中等。区域试验中亩有效穗19.7万,株高88.4厘米,穗长17.0厘米,每穗总粒数115.1粒,实粒数97.4粒,结实率84.5%,千粒重27.29克。全生育期126.9天,比鄂粳杂1号短2.6天。抗病性鉴定为感穗颈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适于湖北省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作晚稻种植。
3、栽培技术建议:
①加大播种量,提高成苗率,保证基本苗数。亩播种量2.5-3.0公斤,每平方米成苗100-120株谷粒苗。
②重视水浆管理,通过以水保温、以水调温来达到提高田间温度的效果。管水要点是“三水二晒一湿润”。“三水”指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扬花期灌水,每次保持10天左右的浅水层。“二晒”指采用第一次轻晒,第二次重晒的方法,当每亩总苗数达到20—22万时排水晒田,以田面结皮,落脚不沾泥为宜,然后灌浅水,自然落干进行第二次晒田,以禾苗出现“四来”为准,即叶片挺起来,白根露出来,叶色淡下来,稻株直起来。“一湿润”指从齐穗到黄熟以湿润为主,断水不宜过早。
③配方施肥,抓好根外追肥。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早施分蘖肥,视苗情酌施穗肥;晒田复水后每亩追施5公斤氯化钾,脱肥明显田块加2.5-4公斤尿素;抽穗期每亩可用磷酸二氢钾0.2公斤加尿素0.5公斤结合病虫防治喷施;整个生长期长势稳而不旺,后期不早衰。
④喷施“粒粒饱”。始穗期选择晴天每亩用“粒粒饱”25克或“九二○”2~3克兑水50公斤叶面喷施,可结合病虫防治进行。

⑤防低温。水稻抽穗期遇日平均气温低于20℃的低温天气,应在低温来临前及早灌深水,以水调温。

⑥加强病虫防治。淹水后易发白叶枯病,且我市今年稻飞虱、螟虫、纹枯病、稻瘟病、后期综合症等都可能大发生,因此,要继续做好病虫害的监测检查和科学防治工作。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