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安徽:做好小型水利工程 让农户真正得到实惠

来源: http://www.top17.net/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3-12-06  阅读

  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指导意见》,决定实施“5588”行动计划。当前,正值农田水利兴修黄金季节,如何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记者就此采访了省水利厅厅长纪冰。

  小型水利工程是农业的“毛细血管”,建设好、维护好小型水利工程,事关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长期以来,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滞后,工程老化失修、管护不到位等问题,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纪冰表示,我省实施“5588”行动计划,就是引导全省既要充分尊重小型水利工程的公益属性,坚持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又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探索结合市场化方式推进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养护,促进小型水利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如何破解小农水筹资难?纪冰说,一方面,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政策,足额计提和足额上缴省级统筹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整合相关支农涉水项目,原则上承担全省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任务的50%,其余建设任务由各级财政农田水利专项资金予以奖补。另一方面,针对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新趋势,通过明确资产产权和使用权归属,加大财政补贴撬动村集体组织、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近日,省财政厅、水利厅出台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奖补办法,坚持先建后补,以绩效为导向,实行以奖代补。 2013年至2017年,各级财政将安排资金160.5亿元,对纳入全省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规划的八类重点小型水利工程实行奖补。

  “突破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瓶颈,就要创新体制机制。 ”纪冰介绍,按照“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的要求,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主体和管护责任,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实体,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财政视情况对管护经费给予补助。同时,市、县两级财政设立小型水利设施管理和维修养护专项经费,并特别明确从目前所有的农水项目和有关支农涉水项目工程经费中提取1%,从水利建设基金和用于农田水利的土地出让金中由县级适当提取,用作小型水利工程管护。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指导意见》,迅速掀起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热潮,各县(市、区)将根据全省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5年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安排任务,编制本地区5年规划与年度实施方案。加大财政奖补力度,按照奖补办法确定的补助标准,根据年度计划安排的任务和各地进展情况,省级将补助资金下达到各县(市、区)。纪冰表示,各市县也要相应安排补助经费,制定奖补细则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分别给予补助。各地要按照明确事权、改革产权、多元投入、建管结合的原则,在政府主导、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探索以市场化方式加强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调动村集体、受益农户和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建设和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真正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