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了解土壤养分变化规律为提高土壤质量提供依据

来源: http://www.top17.net/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14-02-27  阅读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土壤学、植物学、流域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是小流域土壤养分流失与土地覆盖格局演变之间的关系。土地利用,作为人类利用土地各种活动的综合反映,与土壤养分有着密切的联系。土地利用方式可以影响植被凋落物和残余量,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这些都会引起土壤养分的变化。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抵抗力,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则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加速侵蚀,导致土壤退化。本文以重庆市长寿区代家沟小流域为重点研究对象,旨在分析研究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的差异以及坡面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为小流域恢复良好的生态系统,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演变导致土壤养分的变化,影响土壤养分的分布和迁移。尤其是在同一坡面上,微地景观格局往往导致土壤养分具有高度的异质性。水分和养分的变化与景观结构具有密切的联系,景观格局和土地利用格局对水分和养分的循环起调节作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等原因会引起同一坡面上土壤养分的梯度分布。随着人口增长的压力,代家沟小流域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土地垦殖系数居高不下,地形破碎。流域内山丘坡面上主要有耕地、林地、未利用地(荒草地)等土地利用结构类型。人为的干扰导致坡面上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变化多样,严重影响了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

  坡面土壤养分分布特征3.1.1M1坡面结构类型各个坡位的土壤养分平均含量由表1可知,从坡顶到坡脚有机质含量疏林地>坡中耕地>坡脚耕地,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疏林地有机质含量高可能是因为凋落物大于耕地,并且人为干扰少。

  坡中耕地虽然坡度大于坡脚耕地,但是有机质含量却高于坡脚耕地,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与距离居民点距离远近有关系。坡中耕地距离居民点远,农户习惯性的种植一些季节性比较长的农作物,相对于坡脚耕地,农户的耕作频次要低许多。而人为对土壤干扰程度往往是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一个原因TN,TK,TP平均含量变化趋势均为:疏林地>坡脚耕地>坡中耕地,但坡中耕地与坡脚耕地中的TN含量变化不明显,TP含量在3个坡位上的变化均不明显。疏林地的全量养分在3个坡位当中均为最高。坡中耕地的全量养分含量要低于坡脚耕地,这可能是坡中耕地坡度较大,在降雨径流作用下容易造成土壤养分流失。

    相关仪器:土壤养分速测仪 土壤水分记录仪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2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客服: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5325881717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