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自动定氮仪分析卤鸡腿的营养

来源: http://www.top17.net/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14-09-12  阅读
  鸡腿是一种人们喜欢的食品,老少皆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卤鸡腿是人们常见的典型卤肉制品。对传统肉制品加工各个环节进行营养品质分析并加以技术改进,制定更科学的生产工艺符合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要求。本文对卤鸡腿加工过程中加工环节(卤制时间、卤制温度及干燥时间)对营养品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对于卤鸡腿的营养价值,自动定氮仪可以进行测定分析。
  
  在自动定氮仪试验范围内,卤制时间和卤制温度对卤鸡腿总蛋白质损失率、脂肪损失率、可溶性蛋白质损失率差异不显著。从极差统计分析中发现卤制温度因素的极差都大于卤制时间的极差,说明卤制温度对卤鸡腿总蛋白质损失率、脂肪损失率、可溶性蛋白质损失率的影响大于卤制时间。从卤制温度来看,温度为90℃时3项试验指标损失都最小,最好地保持了卤鸡腿的营养和品质,从方差统计分析可知,卤制时间的3个水平(1、2、3h)对试验影响都不显著,但考虑到工业生产中的经济性和效率,确定卤制时间为1h。综合考虑,卤制时间和卤制温度的最优组合为1h和90℃。
  
  在试验范围内,硬度和弹性都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且各水平差异显著(Pr<0.01),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卤鸡腿中水分蒸发而导致水分含量逐渐降低,而水分含量的降低导致硬度和弹性的增大;但黏聚性随着干燥时间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在4h达到最大。
  
  传统酱卤肉制品加工主要依据风味变化、个人操作经验来完成,对加工过程中蛋白质、脂肪的损失研究欠缺,如何寻找良好风味与最大限度地保持营养素的平衡点是提升传统工艺加工技术的关键。在酱卤肉制品加工中,蛋白、脂肪损失率与卤制温度、时间相关;90℃、1h卤制工艺比80℃、1h和100℃、1h的卤制工艺总蛋白、脂肪、可溶性蛋白3项指标损失小,可能是90℃温度处理在鸡腿表面使蛋白质变性形成了较致密的组织,阻碍了鸡腿内各项营养成分的析出;而80、100℃均未能有效地阻碍鸡腿内部营养物质的析出。
  
  在自动定氮仪试验处理的因素范围内,卤制时间和卤制温度对卤鸡腿总蛋白质损失率、脂肪损失率、可溶性蛋白质损失率差异不显著,但卤制温度对上述三者的影响效果强于卤制时间。干燥时间对卤鸡腿质构影响显著,硬度和弹性随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黏聚性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