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SZF-06A粗脂肪测定仪分析玉米3个时期的品质变化
SZF-06A粗脂肪测定仪分析玉米3个时期的品质变化
来源: http://www.top17.net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14-10-17 阅读次
栽培措施是影响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对玉米子粒的营养品质有显著影响。在青贮玉米营养品质对密度与肥料的反应方面,前人的研究尚不系统,其机理尚不清楚。青贮型玉米品种的评价中重要的两个参数就是产量和品质,对于品质的评价中主要包括的有粗蛋白质、粗脂肪以及粗纤维等指标进行判断,当然这些评价方法并不是很完善。其中粗脂肪的测定是由粗脂肪测定仪来完成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办法。
目前,国际上通常根据营养成分、纤维素的类型和动物离体实验等对青贮玉米品质进行划分,常用的指标有粗蛋白含量、淀粉含量、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木质素含量、离体消化力。通过3因素最优饱和设计,应用SZF-06A粗脂肪测定仪研究N、P与种植密度3因素与不同收获时期青贮玉米粗脂肪的关系,并通过回归模拟3因子对青贮玉米粗脂肪含量及其产量的效应,为实现青贮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在3个时期收获,SZF-06A粗脂肪测定仪测定发现N、P与种植密度单因子对粗脂肪含量的效应因收获期不同而异。散粉期收获,随施N量的增加,粗脂肪含量呈增加趋势,增加幅度渐缓;随施P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且施P量越大,下降越显著;此期收获,密度对粗脂肪含量的效应最小,且随密度的增大,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渐缓。
在SZF-06A粗脂肪测定仪中对不同收获期整株粗脂肪含量结果进行二次回归拟合结果说明粗脂肪含量和N、P、种植密度个别因子之间相关不紧密。由回归系数t检验值可知,灌浆期收获,N与粗脂肪含量相关不显著;N、P互作、N密度互作与粗脂肪含量相关不显著。乳熟期收获,N和P单因子与粗脂肪含量相关不显著;N密度互作与粗脂肪含量相关不显著。
目前,国际上通常根据营养成分、纤维素的类型和动物离体实验等对青贮玉米品质进行划分,常用的指标有粗蛋白含量、淀粉含量、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木质素含量、离体消化力。通过3因素最优饱和设计,应用SZF-06A粗脂肪测定仪研究N、P与种植密度3因素与不同收获时期青贮玉米粗脂肪的关系,并通过回归模拟3因子对青贮玉米粗脂肪含量及其产量的效应,为实现青贮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在3个时期收获,SZF-06A粗脂肪测定仪测定发现N、P与种植密度单因子对粗脂肪含量的效应因收获期不同而异。散粉期收获,随施N量的增加,粗脂肪含量呈增加趋势,增加幅度渐缓;随施P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且施P量越大,下降越显著;此期收获,密度对粗脂肪含量的效应最小,且随密度的增大,粗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渐缓。
在SZF-06A粗脂肪测定仪中对不同收获期整株粗脂肪含量结果进行二次回归拟合结果说明粗脂肪含量和N、P、种植密度个别因子之间相关不紧密。由回归系数t检验值可知,灌浆期收获,N与粗脂肪含量相关不显著;N、P互作、N密度互作与粗脂肪含量相关不显著。乳熟期收获,N和P单因子与粗脂肪含量相关不显著;N密度互作与粗脂肪含量相关不显著。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推荐仪器

最近更新仪器

相关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