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测定返青前状况
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测定返青前状况
来源: http://www.top17.net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14-12-23 阅读次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尤其是冬小麦,不论是播种面积还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据统计,进入21世纪,河南小麦连续增产,播种面积占全国的22%左右,总产份额达到27%左右,小麦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的5.7%以上,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对于小麦的种植地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实验地使用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对于提高小麦产量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去年10月份全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豫中、豫西和豫北部分地区墒情不足,对小麦播种造成不利影响,导致部分地区播期延长。11月全省出现3次大范围降水过程,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时刻测定其水分含量,有效改善了前期部分地区土壤墒情不足状况,不仅有利于晚播小麦出苗和已播种出苗小麦的苗期生长,而且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
越冬前期和中期,全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测量土壤含水量持续下降,但小麦生长迟缓,影响甚微;越冬后期,全省气温持续偏低,但变幅不大,对小麦生长没有造成不利影响。2月上旬全省普降中到大雪,中旬再次出现雨雪过程,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补充了土壤水分,为冬小麦返青提供了良好的墒情条件。
进入适播期后,由于长时间(夏秋至10月30日)高温少雨,导致全省大部分地区土壤失墒加快,旱情快速蔓延。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采样点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值为58.02%,20~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值为61.07%,分别较12年同期减少11.98、13.36个百分点。
去年10月份全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豫中、豫西和豫北部分地区墒情不足,对小麦播种造成不利影响,导致部分地区播期延长。11月全省出现3次大范围降水过程,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时刻测定其水分含量,有效改善了前期部分地区土壤墒情不足状况,不仅有利于晚播小麦出苗和已播种出苗小麦的苗期生长,而且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
越冬前期和中期,全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测量土壤含水量持续下降,但小麦生长迟缓,影响甚微;越冬后期,全省气温持续偏低,但变幅不大,对小麦生长没有造成不利影响。2月上旬全省普降中到大雪,中旬再次出现雨雪过程,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补充了土壤水分,为冬小麦返青提供了良好的墒情条件。
进入适播期后,由于长时间(夏秋至10月30日)高温少雨,导致全省大部分地区土壤失墒加快,旱情快速蔓延。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采样点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值为58.02%,20~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值为61.07%,分别较12年同期减少11.98、13.36个百分点。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土壤墒情与旱情管理系统对苗期生长..
- 下一篇:土壤水分仪不同坡位结果分析

推荐仪器

最近更新仪器

相关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