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对剖面水和电导率的测定
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对剖面水和电导率的测定
来源: http://www.top17.net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15-01-20 阅读次
为了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发展水稻生产,实现节水增产、增效的目的,对浅水、浅湿和覆膜3种水稻节水技术进行了应用研究和推广。为进一步研究各种节水方法的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和可持续性。通过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进行试验共3个处理,分别为浅水灌溉、浅湿灌溉和地膜覆盖,共6个小区,小区面积为40m×30m。
为了掌握水稻不同节水灌溉措施对春季土壤墒情及养分保持状况的影响,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各个试验区约3m深的土壤剖面进行了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的测定。浅水和浅湿处理的剖面含水率均明显大于覆膜处理的,这一方面可能由于前两者冻结前的剖面含水率大于覆膜处理,另一方面可能由于覆膜的保温效果影响了冻结过程中的水分迁移过程及春季融雪或降雨的入渗过程。
从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监测的总体来看此时各区的土壤含水率剖面均在30~40cm土层出现峰值,由于入冬以后的冻结过程使深层土壤含水率不断向上层迁移,而最大冻结深度就出现在140cm上下。同时由于春季蒸发作用使表层土壤含水率下降,又因降雨的补给使之增加,因此表层土壤含水率呈现锯齿状。
另外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还分析发现水稻节水灌溉措施对表层30cm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有明显影响,电导率最高的是覆膜节水处理,说明其保肥效果最好,其次是浅水处理,最差的是浅湿处理。水稻覆膜节水灌溉措施与非覆膜节水措施下的春季土壤墒情有明显差异,在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研究中呈现出覆膜节水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剖面明显低于非覆膜节水处理的情况,而浅水和浅湿灌溉这两种非覆膜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
为了掌握水稻不同节水灌溉措施对春季土壤墒情及养分保持状况的影响,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各个试验区约3m深的土壤剖面进行了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的测定。浅水和浅湿处理的剖面含水率均明显大于覆膜处理的,这一方面可能由于前两者冻结前的剖面含水率大于覆膜处理,另一方面可能由于覆膜的保温效果影响了冻结过程中的水分迁移过程及春季融雪或降雨的入渗过程。
从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监测的总体来看此时各区的土壤含水率剖面均在30~40cm土层出现峰值,由于入冬以后的冻结过程使深层土壤含水率不断向上层迁移,而最大冻结深度就出现在140cm上下。同时由于春季蒸发作用使表层土壤含水率下降,又因降雨的补给使之增加,因此表层土壤含水率呈现锯齿状。
另外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还分析发现水稻节水灌溉措施对表层30cm土层的土壤溶液电导率有明显影响,电导率最高的是覆膜节水处理,说明其保肥效果最好,其次是浅水处理,最差的是浅湿处理。水稻覆膜节水灌溉措施与非覆膜节水措施下的春季土壤墒情有明显差异,在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研究中呈现出覆膜节水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剖面明显低于非覆膜节水处理的情况,而浅水和浅湿灌溉这两种非覆膜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推荐仪器

最近更新仪器

相关技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