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小型气象站分析夏玉米的产量气候影响因素

来源: http://www.top17.net/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15-04-21  阅读

  安徽省的气候有点特殊,刚好位于南北气候过渡地带以及海洋陆地气候带的交叠地区,所以在该区域的灾害频繁,对夏玉米的产量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影响夏玉米生长发育的生态因子很多,其中主要是气候因子和人为因子。对把握影响玉米产量波动的气候因子,趋利避害,采取管理措施,达到确保夏玉米高产稳产。小型气象站对玉米田气候的把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玉米吐丝后的籽粒灌浆阶段,即两年分别在8月17日~9月10日,共观测50d,于每天8∶00、14∶00、20∶00在玉米自主第一穗位高进行田间小气候的定点观测。4个处理同时进行。用小型气象站来测定温度、湿度和风速;用光量子计(3415F)来测定有效光照量。同一年度内,随着行距的增加,群体内日均温度逐渐减少。不同行距的群体内的湿度也是有着差异的,行距增加,群体内相对湿度减小。湿度和温度的变化是相对一致的,原因可能是50厘米的行距窄,通风差,导致地面蒸腾减少,温度高湿度大。风速随着行距增大而增大,风通过调节玉米群体内的水汽和热量,影响着温度、湿度的大小。
  
  通过小型气象站的环境监测,行株距配置的改变对玉米产量和田间小气候有显著影响,株行距配置对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行距50cm处理产量最高,2011、2012年产量分别为10551.75kg/hm2、9453.3kg/hm2。各处理产量大小为:T50>T60>T70>T80,两年试验结果一致。玉米原产于热带,为喜温高光效作物,对湿度,温度,光照,风速都有一定的要求,50厘米的栽培方式行距小,较大的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和较小的风速都减小了蒸腾,较小的蒸腾保持了一定的湿度,避免了玉米的乳熟和灌浆期对水分亏缺,在50厘米行距下群体密集减小了漏光损失,单位面积的叶片吸收的太阳辐射大,进一步的增加了光能利用率。综合比较可知50厘米行距的群体种植结构相对稳定能充分利用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所以50厘米行距下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隆平206生长、发育,高产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扫微信,了解更多前沿信息: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2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客服: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5325881717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