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行业动态 >我国土壤肥力提升的长效机制
我国土壤肥力提升的长效机制
我国耕地质量保护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政策支撑体系还不完善是制约我国耕地质量和土壤肥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今后必须强化耕地资源“量质并重”和耕地保护“质量红线”的理念,健全管理工作机制和建设补偿机制,逐步实现耕地质量管理常态化、法制化和规范化,探索并推动设立耕地建设和保护补偿政策,为耕地质量保护和土壤肥力提升提供资金保障。
在发展目标上,要围绕实现农产品数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提高田间设施水平和耕地基础地力,改善耕地质量环境,确保到2020年建成8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5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个百分点;有机肥资源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秸秆还田达到80%,实现农药、化肥用量零增长,耕地酸化、盐渍化、污染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在发展路径上,要统筹当前和长远、生产和生态、工程和工艺、农机与农艺,突出“改、培、保、控”四字要领,“改”就是改良土壤,重点改良酸化、盐渍化等障碍土壤,改进栽培方式;“培”就是培肥地力,重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耕地基础地力,“保”就是保水保肥,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推进深耕深松,推行等高种植;“控”就是控污修复,重点控施化肥、农药,阻控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控制农膜残留。更多资讯:土壤仪器 http://www.top17.net
加微信 随时随地浏览专业信息: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种植帮扶会大显身手
- 下一篇:种子工程”助农村青年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