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行业动态 >创新金融服务现代农业模式
创新金融服务现代农业模式
来源: http://www.top17.net/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5-11-23 阅读次
11月19-20日,金融服务现代农业高级研讨班在京举行。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研讨班上强调,要坚持需求导向,强化政银合作,探索创新金融服务现代农业的有效模式,全力推进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张桃林指出,当前我国已到了农业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三位一体”合力支农的历史机遇期。要按照中央系统部署,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目标取向、支持对象和支持机制等方面创新财政支农政策,加强产业、财政、金融部门和机构的协同创新,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设计内容更丰富、层次更清晰、措施更高效的财政和金融工具组合政策包,最终实现农业产业上水平、金融保险机构稳发展、财政补贴高效率、农民最终得实惠的共赢局面。
张桃林强调,建立覆盖全国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是促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现代农业、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抓手,是农业部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各地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主动作为,重点加快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组建工作。地方农业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和长远考虑,准确把握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政策性、独立性和专注性,积极配合,主动入位,确保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研讨班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作了专题报告。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互联网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介绍了其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探索试验和经验体会。各省农业部门交流了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筹建情况。相关农村金融专家就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担保公司治理结构以及相关法律问题等进行了专题授课。
张桃林指出,当前我国已到了农业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三位一体”合力支农的历史机遇期。要按照中央系统部署,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目标取向、支持对象和支持机制等方面创新财政支农政策,加强产业、财政、金融部门和机构的协同创新,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设计内容更丰富、层次更清晰、措施更高效的财政和金融工具组合政策包,最终实现农业产业上水平、金融保险机构稳发展、财政补贴高效率、农民最终得实惠的共赢局面。
张桃林强调,建立覆盖全国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是促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现代农业、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抓手,是农业部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各地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主动作为,重点加快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组建工作。地方农业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和长远考虑,准确把握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政策性、独立性和专注性,积极配合,主动入位,确保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研讨班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作了专题报告。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互联网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介绍了其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探索试验和经验体会。各省农业部门交流了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筹建情况。相关农村金融专家就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担保公司治理结构以及相关法律问题等进行了专题授课。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下旬降温有雨注意防治小春病虫害
- 下一篇:天津市土壤墒情适宜冬小麦生长

推荐仪器

最近更新仪器

相关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