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行业动态 >合肥: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合肥: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近年来,合肥市坚持转方式与保产量、保收益、保生态统筹,围绕“一创两减三基本”的工作目标,按照“一项目标任务、一个推进方案、一套支撑政策”工作思路,开展“水、气、土”综合治理,着力做好“调、创、治、减、环、育、试、提、融、合”十篇文章,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探索了一条具有合肥特点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子。
一、调结构,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突出城市生态屏障和融城发展, “四大城区”全部退出传统农业,生态农业、景观农业、休闲农业、园区农业等都市型现代农业规模显现。突出湖、岭、山三大区域的资源节约利用,以“优质低碳、绿色经果、健康渔业、生物科技、文化休闲”为主要标志的环巢湖现代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加速建设,以集约节约型为主的岭区旱作“避灾农业”扩面增量,以生态涵养和绿色特经为主的巢湖庐江等山区茶竹林特色经果林改造升级发展。全市形成了“岗瓜圩藕、果蔬并进、山岭茶竹、种养并举、三产融合、板块发展”的现代特色农业新格局,特色高效农业面积达363万亩, “一村一品”特色村达486个。
二、创模式,推进新型农作制度创新。大力推进种养结合、水旱轮作、合理复种等新型农作制度创新。以巢湖中垾“水稻+设施蕃茄”和长丰水湖“水稻+设施草莓”等为代表的稻菜轮作“千斤粮万元钱”模式突破20万亩,以庐江泥河为代表的“虾稻共育”生态高效种养模式、以巢湖烔炀为代表的“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模式面积突破5万亩。全市形成了“一个产业、一套模式和技术、一批示范基地”的生态农业发展格局。遴选出十大创新模式和技术、五大优秀模式和技术在全市推广应用。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太仓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 下一篇:认养农业+旅游传播绿色、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