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行业动态 >国家粮食局:严防“毒害粮”进入口粮市场
国家粮食局:严防“毒害粮”进入口粮市场
来源: 转载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6-04-28 阅读次
国家粮食局昨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在回答北京青年报记者粮食高库存是否导致“陈化粮”再入口粮市场的提问时,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表示,“陈化粮”不直接等同于“毒害粮”,绝不允许“毒害粮”流入市场。
任正晓介绍,目前全国粮食库存居历史最高点,且1/6的粮食储存在简易仓囤,安全储粮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截至目前,国内粮食生产已“十二连增”,近三年产量连续保持在12000亿斤以上。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库存粮情总体安全稳定,没有发生严重霉粮、坏粮事故。不过,国家粮食局已将粮食“去库存”视为当前紧要任务。
史上最高的库存是否导致“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就公众关心的问题,任正晓说,“陈化粮”是用来判定粮食是否还可以继续储存的技术概念,业界通常是把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粮食的内在品质特别是食用的口感开始下降,需要销售出库的粮食称为“陈化粮”。
“前些年有人把‘陈化粮’直接等同说成‘毒害粮’,这是不正确,也是不科学的。”他表示,库存的粮食是否有毒有害主要是看黄曲霉毒素等真菌毒素是否超过了国家的卫生安全标准。而这些真菌毒素产生主要是受储存的温度、湿度等影响,与储存时间长短、是不是属于“陈化粮”没有直接关联。
任正晓指出,为防止“毒害粮”进入口粮市场,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一同把好五道关口:一是把好粮食收购入库的检验关,不安全的粮食不准入库;二是把好库存粮食日常的检查关,防止粮食发生霉变;三是把好政府部门的抽查抽检关,对企业储粮的质量状况进行随机抽查监管;四是把好粮食销售出库关,防止有毒有害的粮食销售出库;五是把好有毒有害粮食的监管关。
任正晓介绍,目前全国粮食库存居历史最高点,且1/6的粮食储存在简易仓囤,安全储粮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截至目前,国内粮食生产已“十二连增”,近三年产量连续保持在12000亿斤以上。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库存粮情总体安全稳定,没有发生严重霉粮、坏粮事故。不过,国家粮食局已将粮食“去库存”视为当前紧要任务。
史上最高的库存是否导致“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就公众关心的问题,任正晓说,“陈化粮”是用来判定粮食是否还可以继续储存的技术概念,业界通常是把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粮食的内在品质特别是食用的口感开始下降,需要销售出库的粮食称为“陈化粮”。
“前些年有人把‘陈化粮’直接等同说成‘毒害粮’,这是不正确,也是不科学的。”他表示,库存的粮食是否有毒有害主要是看黄曲霉毒素等真菌毒素是否超过了国家的卫生安全标准。而这些真菌毒素产生主要是受储存的温度、湿度等影响,与储存时间长短、是不是属于“陈化粮”没有直接关联。
任正晓指出,为防止“毒害粮”进入口粮市场,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一同把好五道关口:一是把好粮食收购入库的检验关,不安全的粮食不准入库;二是把好库存粮食日常的检查关,防止粮食发生霉变;三是把好政府部门的抽查抽检关,对企业储粮的质量状况进行随机抽查监管;四是把好粮食销售出库关,防止有毒有害的粮食销售出库;五是把好有毒有害粮食的监管关。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推荐仪器

最近更新仪器

相关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