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行业动态 >“智慧农业”让农民尝到甜头物联网为农业插上翅膀
“智慧农业”让农民尝到甜头物联网为农业插上翅膀
近日,当笔者在榆中县李家庄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和榆中县康源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走了一圈后,不由地感叹,以物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给这里的传统种植业插上了翅膀。
“我们主要通过‘村集体+银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创新模式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充分利用农业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监控等保证现代化农业生产。”采访中,李家庄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负责人张建文向笔者介绍。
这里的蔬菜为何“吃香”?皆因高标准、高定位的有机蔬菜种植。笔者了解到,除了个性化定制、单品预订外,目前该示范园还推出了“互联网+农业”销售生产模式,让客户拿起手机就能买到这里的瓜果蔬菜。
蔬菜大棚里,绿油油的叶子间藏了很多仪器,它们负责监控温度、湿度、喷灌系统等。设定好适合蔬菜生长的各种环境指标后,利用物联网技术,只需一部手机就能把蔬菜大棚管起来。这一幕出现在榆中县三角城乡三角城村的榆中康源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办公室里,年轻的社长谈应勇轻轻一点鼠标,监控室内的大屏幕上不停地变换着各种数字指标,显示着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数值,实现了农田里的自动化生产。“通过屏幕我们就能看到哪儿缺水了、缺肥了,一看就知道”。谈应勇介绍说。
据了解,在榆中县李家庄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榆中县康源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等农业园区的示范引领下,当地越来越多的菜农放弃传统耕作方式,投身到农业物联网的科技浪潮中。
如今,智慧农业已经成为榆中县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实现了新鲜蔬菜全年的均衡上市,更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找到了一条出路。
“原来单打独斗,也不会使用新技术,现在加入高科技农业合作社了,以前一年下来挣个2万余元,现在收入翻番了,生活越来越好了”。采访中,种了大半辈子地的陈吉宝告诉笔者。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发挥政策性金融对供给侧改革推动作..
- 下一篇: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蔬菜滞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