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行业动态 >宁波打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
宁波打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
来源: 宁波日报 类别: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2017-04-05 阅读次
农业仪器网4月5日讯: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宁波市今年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化肥农药减量、清洁田园推进和农业“两区”土壤污染防治四大行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根据全市畜牧业发展要求和环境功能区划,对全市禁养区、限养区及适养区的范围、边界进行再调整、再优化。在前两年调查监测的基础上,全市设立141个有代表性的调查点,为肥药减量增效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
集成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因地制宜通过政府采购、农企合作推广、农户自行采购等多种形式,推动配方肥使用。到今年底,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320万亩,推广应用配方肥8000吨。沼液资源化年利用量90万吨,秸秆还田面积达到130万亩。
以农业“两区”和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为主平台,结合粮经轮作等农作制度创新,加快高效缓释肥、水溶性肥料、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新型肥料的试点和推广应用,集成推广种肥同播、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等科学施肥技术,开展多地域、多类型、多作物的土壤培肥和化肥减量示范。到2017年底,全市不合理使用化肥减量2100吨。高效低毒农药普及率在85%以上。
探索建立农业“两区”土壤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在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内布设119个土壤污染常规监测点,在全市农业“两区”建设45个土壤污染综合监测点,开展39项农田土壤地力、14项农田灌溉水、8项农产品等主要监测指标参数的检测和检测数据评价。今年底,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处置率分别在70%、90%以上。农业“两区”土壤清洁和尚清洁率达到90%。
根据全市畜牧业发展要求和环境功能区划,对全市禁养区、限养区及适养区的范围、边界进行再调整、再优化。在前两年调查监测的基础上,全市设立141个有代表性的调查点,为肥药减量增效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
集成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因地制宜通过政府采购、农企合作推广、农户自行采购等多种形式,推动配方肥使用。到今年底,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320万亩,推广应用配方肥8000吨。沼液资源化年利用量90万吨,秸秆还田面积达到130万亩。
以农业“两区”和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为主平台,结合粮经轮作等农作制度创新,加快高效缓释肥、水溶性肥料、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新型肥料的试点和推广应用,集成推广种肥同播、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等科学施肥技术,开展多地域、多类型、多作物的土壤培肥和化肥减量示范。到2017年底,全市不合理使用化肥减量2100吨。高效低毒农药普及率在85%以上。
探索建立农业“两区”土壤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在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内布设119个土壤污染常规监测点,在全市农业“两区”建设45个土壤污染综合监测点,开展39项农田土壤地力、14项农田灌溉水、8项农产品等主要监测指标参数的检测和检测数据评价。今年底,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处置率分别在70%、90%以上。农业“两区”土壤清洁和尚清洁率达到90%。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百色西林特色产业发展良好
- 下一篇:浙江:打赢今年防病治虫第一仗

推荐仪器

最近更新仪器

相关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