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殖技术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殖技术
申青岭(互助县种子管理站)
推广应用脱毒种薯是马铃薯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而种薯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大田产量的高低。因此,如何保持脱毒种薯的优良种性,防止病毒侵染和品种退化,是脱毒优良种薯繁殖的重要环节。
1原种的准备
选用专业生产脱毒原种单位提供的高纯度、脱毒彻底的种薯作良种繁殖用种。大小在20~30g,选择无虫蛀、无破伤、无发芽、表皮光滑、整齐一致的薯块,每亩备种90~120 kg。必须整薯播种,严禁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选择地块
繁种地应选择气候冷凉、湿润、多风和交通方便、无蚜虫的半浅半脑、及脑山地区,四周无十字花科作物或选择四周具有自然屏障隔离条件。田块应土壤肥沃、疏松,肥力均匀,地势开阔平坦,内不得种植未脱毒的其他品种或多代的脱毒同品种,防止病毒再侵染。
3深耕整地
深耕可使土壤疏松,促进有机质分解,蓄水保墒,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一般在土壤持水量达40%~60%时深翻,深度为20~
4配方施肥
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应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必须没有马铃薯等茄科植物的残枝落叶。脱毒种薯生长势强,发苗快,需施足底肥,适施种肥,因苗追肥为好。一般亩施优质有机肥
5播种
5.1合理密植:一般亩留苗4500~5500株,行距50~
5.2 播期与深度:一般在土壤lOcm深、地温达7~
6 田间管理
6.1松土、培土、除草:脱毒种薯生长较快,宜早管理。在苗齐时即可人工除草松土,提高土温,促根壮苗。苗长到
6.2 去杂、保纯:在苗期、现蕾期、盛花期及其后20~25天进行检查,挖除病株、杂株或早衰株。收获时严格淘汰病株、杂株以及薯块畸形、龟裂的植株,其余植株混收。
6.3 防治病虫:用药剂防治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遇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年份,若田间发现病株则喷药防治。
7 收获与贮藏
种薯的收获应先于大田,块茎鲜嫩生活力强。注意防冻,防机械损伤,并于通风透光处阴凉一二天。入窖时必须做到轻拿、轻放、轻倒,尽量避免块茎相互碰撞,提高贮藏质量。块茎入窖后调节窖内温湿度,最适宜的贮藏温度为2~4℃,相对湿度80%。要留好通气口,保持新鲜空气畅通,使窖内马铃薯正常呼吸,防止种薯萎缩和发芽。不同品种的种薯、食用薯应分窖贮藏,贮藏用窖至迟应在收获前一个月彻底清扫,并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贮藏期间注意防冻、放热、防湿、防止品种混杂,保证种薯质量。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
- 下一篇:如何防治桔子长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