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仪器网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

来源: 种子科技  类别:技术文章  更新时间:2008-10-29  阅读

李国瑞 张刚 崔英淑 任永霞(馆陶县农业局)

棉花是一种经济作物,随着市场的运作,经济效益逐年增加,棉花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然而棉花枯黄萎病也迅速蔓延,已成为棉花继续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

1 棉花枯黄萎病的症状

棉花枯黄病都是维管束病害,折断棉秆呈褐色条纹。

1.1枯萎病症状

1.1.1 苗期症状:棉花枯黄病在苗期即可发病,现蕾前后为发病高峰。苗期症状有5种类型:(1)黄色网纹型。幼苗子叶部或真叶叶脉褪绿变黄,叶肉仍为绿色,叶片局部或全部呈黄色网纹状。

(2)黄化型。子叶或真叶变黄,有时叶缘呈局部枯死斑。

(3)紫红型。子叶或真叶变紫红色或出现紫红斑,叶脉也多呈紫红色,叶片逐渐枯萎死亡。

(4)青枯型。子叶或真叶突然失水,色稍变深绿,叶片萎重青枯死亡。

(5)皱缩型。真叶变厚而皱缩不平,叶色暗绿。

1.1.2成株期症状:除黄色网纹型、黄化型、紫红型、

青枯型之外还有矮缩型。其主要特征是节间缩短,弯曲不直,病株矮化,叶片变厚,叶色暗绿而皱缩不平,重病株大量落叶并枯死。

1.2黄萎病症状

黄萎病苗期通常不表现现症状,在棉花现蕾后才开始发病,开花结铃期发病最盛。一般都在棉株的中下部叶片最先表现症状,并遂渐向上发展。开始在叶脉间或叶片边缘出现淡黄色不规则形斑块,以后斑块逐渐扩大并变褐干枯,而主脉及主脉附近仍保持绿色,呈掌状斑驳或花西瓜皮状。在盛夏久旱暴雨或大水漫灌后常出现一种急性凋萎型症状,主脉出现谈绿色至灰绿色斑,似开水烫过,叶片大量脱落。

2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规律

枯萎病一般5月上中旬开始出现病苗,6月中下旬棉花蕾期为发病盛期,以后随温度升高病害停止发展。8月中下旬以后又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黄萎病一般在现蕾期开始发病,花铃期是发病盛期。棉田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黏重、棉种未经处理和老棉区发病重,新棉区发病轻。

3棉花枯黄萎病防治措施

3.1 选择高产抗病品种

随着新品种的培育,抗病品种耐病品种越来越多,如中植棉2号等。

3.2农业防治措施

3.2.1倒茬轮作。一般发病地块倒茬34年以上,发病严重的地块应倒茬7年以上。

3.2.2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及中微量原素,培育壮苗,增强棉株的抗病能力。

3.2.3 处理病株。苗期病株根浅,可将病土、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棉株长大后,拔出病株及残体,带出田外烧毁,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3.3化学防治措施

3.3.1药剂拌种。每100kg种子用40%多菌灵胶悬剂lkg200kg水浸泡24h,可有效防治棉花枯黄萎病和苗期病害。

3.3.2药剂喷洒。喷施杀菌剂和叶面肥可以控制棉花枯黄萎病蔓延,提高棉花自身抗病性。一般用绿亨1号、3号、4号、8号或用美国育科技高抗重茬NEB(恩益碧)

3.3.3施用黄腐酸盐类肥料。此类肥料对棉花枯黄萎病有较强抑制作用。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24 http://www.top17.net 版权所有: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88号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I座11-13楼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0571-86059660 0571-88971438

售后服务专线:400-672-1817

浙ICP备09083614号

免费咨询

  • 在线询价: QQ
  • 南:13388425012
  • 微信客服
  • 北:19032001373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