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
李国瑞 张刚 崔英淑 任永霞(馆陶县农业局)
棉花是一种经济作物,随着市场的运作,经济效益逐年增加,棉花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然而棉花枯黄萎病也迅速蔓延,已成为棉花继续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
1 棉花枯黄萎病的症状
棉花枯黄病都是维管束病害,折断棉秆呈褐色条纹。
1.1枯萎病症状
(2)黄化型。子叶或真叶变黄,有时叶缘呈局部枯死斑。
(3)紫红型。子叶或真叶变紫红色或出现紫红斑,叶脉也多呈紫红色,叶片逐渐枯萎死亡。
(4)青枯型。子叶或真叶突然失水,色稍变深绿,叶片萎重青枯死亡。
(5)皱缩型。真叶变厚而皱缩不平,叶色暗绿。
青枯型之外还有矮缩型。其主要特征是节间缩短,弯曲不直,病株矮化,叶片变厚,叶色暗绿而皱缩不平,重病株大量落叶并枯死。
1.2黄萎病症状
黄萎病苗期通常不表现现症状,在棉花现蕾后才开始发病,开花结铃期发病最盛。一般都在棉株的中下部叶片最先表现症状,并遂渐向上发展。开始在叶脉间或叶片边缘出现淡黄色不规则形斑块,以后斑块逐渐扩大并变褐干枯,而主脉及主脉附近仍保持绿色,呈掌状斑驳或花西瓜皮状。在盛夏久旱暴雨或大水漫灌后常出现一种急性凋萎型症状,主脉出现谈绿色至灰绿色斑,似开水烫过,叶片大量脱落。
2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病规律
枯萎病一般5月上中旬开始出现病苗,6月中下旬棉花蕾期为发病盛期,以后随温度升高病害停止发展。8月中下旬以后又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黄萎病一般在现蕾期开始发病,花铃期是发病盛期。棉田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黏重、棉种未经处理和老棉区发病重,新棉区发病轻。
3棉花枯黄萎病防治措施
3.1 选择高产抗病品种
随着新品种的培育,抗病品种耐病品种越来越多,如中植棉2号等。
3.2农业防治措施
3.3化学防治措施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农作物种子的寿命和利用年限
- 下一篇:马铃薯脱毒种薯繁殖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