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植物水势是如何测出来的?
植物水势是如何测出来的?
植物水势是植物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水分生理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植物的代谢、生长发育及抗逆性等,它是现代农业研究植物生理变化的重要指标,也是指导农业合理灌溉的生理指标。植物水势是从能量的观点,反映植物体内的水分状况,因此植物水势的测量一直备受关注,那么植物水势究竟是如何测出来的呢?比较常见的植物水势测定方法就是小液流法和压力室法。
1、小液流法
小液流法的原理是:水总是从水势高处流向地处。把植物组织放在外界溶液中,植物组织中的水分和外界溶液中的水分进行交流,从而使外界溶液的浓度发生变化。当取浸泡过植物组织的溶液的小液流(为便于观察应先染色),分别放入原来浓度相同而未浸泡植物组织的溶液中部时,小液流就会因密度不同而发生上升或下沉或不动的情况。而通过观察液滴的升降情况,就可以判断溶液浓度的变化,从而确定植物组织的水势。
2、压力室法
压力室法也叫压力平衡法,其原理是:植物叶片通过蒸腾作用不断地向周围环境散失水分,产生蒸腾拉力。刚方法是通过测定木质部导管中的负压来测定水势的,在水分的散失和供应处于平衡状态时,叶细胞的水势等于导管中液柱的负压和导管汁液的渗透势之和,由于导管汁液渗透势的绝对值很小,一般认为木质部导管负压的大小基本上等于枝叶的水势。植物水势压力室就是基于该方法开发的一款用于测定植物水势的专业仪器,该仪器继承了该方法高效、便捷的特点,在实际测定过程中,效果显著。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上一篇:应用自记雨量计加强农产品产地的气..
- 下一篇:测土仪让科学施肥成新“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