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农业仪器网 > 技术文章 > 温湿度自记仪在秋末冬初棚室管理中的应用
温湿度自记仪在秋末冬初棚室管理中的应用
秋末和冬春季,是温度环境变化较为明显的时节,因此该时期棚室管理的重点应该转移到温湿度管理上来。温湿度管理的第一步是温湿度采集,过去是依靠人工手动采集、读取数据,效率低,不利于及时进行温湿度调控,而现在通过应用温湿度自记仪,秋末冬初棚室管理变的高效而方便,管理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棚室内温湿度的变化,大大提高了效率,提升了管控效果。
秋末冬初,天气开始转凉,这个时候为了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往往会通过扣棚,覆盖保温被等措施来保暖。但是扣棚后,设施内温度较高,同时极易形成高湿的环境,而高温高湿为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为了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对于温室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就需要密切关注温湿度的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棚室内的湿度。温湿度自记仪的安装和应用,为秋末冬初棚室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确保了温室作物的安全生长。
另外,秋末冬初,光照时间缩短,棚室内温度、光照难以满足棚菜正常生长需要。一旦遇到灾害天气,低温寡照、地温骤降,那么植物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生长势减弱,进而影响生产产量和品质。一般来说,低温季节尽可能使棚内温度白天保持20℃~25℃,夜间5℃以上,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不同的作物温湿度需求会有所区别。此时温湿度自记仪在秋末冬初棚室管理中的应用,也可以对棚室内的温湿度环境起到很好的监测预警作用,有效防范不利环境对生产的影响,同时把握好关键时期进行合理的调控,促进温室作物优质高产,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 【中国农业仪器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